第三百四十八章 教化(2) (第1/2页)

十七世纪对于殖民运动而言实在是个好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道德下限特别的低,几乎就低到了没有下限的地步。不要说什么种族歧视之类的玩意儿,就是种族屠杀,也是常用的手段。和那个时代的欧洲殖民者一比,尤其是和某些西班牙人一比,后世的希特勒都能只能算是个心慈手软的小可爱。如果不是因为技术能力的限制,如果那个时代的西班牙人有希特勒时代的技术水平和人口,估计南美洲就不存在土着了。嗯,甚至应该说,全世界就不存在除了西班牙人之外的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的动物了。而相比欧洲,实际上中国对殖民地的需求更为迫切,因为欧洲的人口事实上并没有多到本土养不活的地步,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这个问题却是非常严重的。过剩的人口可以提供大量的移民,而因为有足够多的移民,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如果走上殖民主义的邪路,应该是更有搞种族灭绝什么的条件的。

但是郑森却并不打算在他所控制的区域搞这一套,这倒不全是因为来自后世的道德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肯定是有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问题。如果硬干的话,土着再多,也不是模范军的对手,真是来多少死多少。但是土着虽然有个土字,但并不等于说人家的智商就一定很低。就像当年的土八路,土归土,但是大大的狡猾。无论是菲律宾还是台湾的土着,其中其实也不缺聪明人,他们很快也就发现了和那些郑家的移民硬碰硬的来,就是鸡蛋碰石头。而以郑森在台湾获得的经验来看,只要给上一段时间,他们很快就能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游击战,学会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之类的招数。当然,这些土着的游击战水平和后世的土八路没法比,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是模范军,在军事素养上也一样没法和日本鬼子比。所以,这些原始的游击战依旧能给郑家的移民活动带来很多的阻碍。在台湾,因为土着人数有限,台湾的地盘又有限,再加上郑家又利用了土着觉悟低的缺点,采取分而治之,挑动土着斗土着,甚至使用某些在这个时代还算合法的神经类药物毒害的方式,才慢慢控制住局面。而在吕宋,情况则更加的麻烦。吕宋的土着的开化程度远远高于台湾,他们的组织度其实相当不错,甚至都不太应该被称作土着了,因为他们也曾建立过自己的国家,这是进入了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只不过他们的国家被西班牙人摧毁了,本来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土着也应该算是可以团结,可以搞统一战线的对象。然而在西班牙人控制吕宋的时候,因为西班牙人人数有限,所以就在华人和土着之间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今天拉着土着欺负华人,分华人的好处明天又拉着华人去欺负土着,占土着的便宜。这样一来二去的,土着和华人之间的矛盾日深,双方痛恨对方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西班牙人的痛恨。

如今西班牙人被包围在马尼拉城中,虽然模范军打不进去,但是他们也出不来。在军事上占尽上风的华人,立刻就对吕宋的土着又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行动。那些华人老板们的私军到处抢掠土着,杀人放火占地盘,干得和后世的日本鬼子倒也很有些相似。

一开始这些土着还试图正面对抗,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即使是和华人老板们的民团打,正面对抗,也是找死。于是很快,各种游击战就活跃起来了,而吕宋岛上到处是森林,非常的适合游击作战,土着们使用毒箭等看起来原始的武器,不断的袭击落单的华人,毁坏华人的田地,袭击种地的农民。而当华人的民团来攻击他们的时候,他们又迅速的化整为零,散入到丛林当中。

有一次民团也追进了丛林,却在丛林中遭到土着们的伏击,密集的丛林使得火枪之类的射程优势完全施展不开,军队的队形也无法保持。而土着的人数优势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结果五十多人一个逃出来的都没有,而那些土着们却将他们的头砍了下来,第二天堆在距离华人的堡垒不远的地方示威。

虽然总的来说,在这样的战斗中,土着的伤亡依旧要比华人更大,但是这样的战斗却不断地几乎永无尽头。如今在稍微偏远一点,驻军密度小一点的地方,人们大白天的都要几个人拿着武器在一起才敢出去,至于田地,只要靠近丛林一点的,就全都抛荒了。

当然,土着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吕宋的土着比台湾的土着文明程度更高,他们已经从渔猎时代进步到了农耕时代。所以他们如今是定居生活的了,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跑得了土着,跑不了他们种的田。民团们抓不到土着,就去摧毁土着们田地里的庄稼,而这对于那些土着们来说,也是非常恶毒,却又难以对付的一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