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何愁大唐没有治国贤才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如今大部分论语都被士族控制,能读书识字,在民间都算得上是上等人士,若是会吟诗作对,更加不用说了,肯定是惊才绝艳。 所以房俊那两首诗压在大唐,才让很多人喘不上气。 大唐有五姓七望! 为什么有五姓七望? 为什么会有山东士族? 就是因为垄断了知识,垄断了进士的途径,李世民一直都想要打压山东士族的傲气,曾经多次排挤。 但是无论他怎么排挤,士族依旧是士族,这天底下,只有士族的弟子才会是士子,才有才学,才能治国。 所以后期,李世民逝去之后,被排挤的山东士族重新崛起,再次掌控大唐,五姓七望的声望也攀升到了巅峰。 李世民深知士族之患,害怕士族威胁到皇权,架空皇权,所以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限制他们的发展。 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做成,因为到了此时,就连身居高位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大臣,面对门阀世家时,都有深深的自卑感,他们甚至出重金与那些社会地位高的山东士族联姻,以图改换门庭。其他人更加不用说了,更有许多企图通过买卖婚姻达到攀龙附凤的目的。 为何无法改变? 那便是知识。 无论是强化科举、平抑门阀士族,亦或是修《氏族志》,抬升庶族地位,都没有多大用处。 士族乃是那个士族,直到宋朝时期才有所改变。 而之所以被改变,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打断了知识的垄断,让寒门弟子也有读书识字和进士的机会。 李世民雄才大略,自然看得到大唐的结症所在,所以,才一直都房俊说的此事究竟有多重要。 看到皇帝的询问,长孙无忌和萧瑀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满脸凝重。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或许可以一试!” “也就是说,你们也无法确定?”李世民说道。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房驸马此提议确实惊人,但是具体如何,还得试一试。微臣觉得,木头刻字多少有点粗略!” “木头不行,那就用其他的就是了!就用泥块,类似陶瓷那般烧制而成!”房俊说道:“这终究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只要想多了,自然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最主要的不是这个,而是格物此举!重格物,并非要淘汰有识之士,更加不是淘汰儒学!而两者融合,未尝不可?当然,具体应该如何融合,微臣也不懂,还需要陛下考量了!” “好小子!”李世民笑道:“哈哈,拐来拐去,又拐回了这里。看得出来,对于格物你确实极有心得!格物先放在一边,如今朕要看看你房遗爱此法,究竟可行不可行!哈哈来人,找印章大师来!” “是!” 李世民那里忍得住,立即召集一些印章大师,砍伐一些木头,然后开始做木头活字。 做泥活字什么的就难很多,暂时没有这个必要,若是木头活字不行,再做泥活字就是了。 人很快就被带到,听到李世民的要求之后,那印章大师愣了一下,没有犹豫,自然立即拿起刀笔雕字。 没有多久,一排字就被雕刻完成,李世民直接命人朝着里面泼墨,轻轻一刷。 一排字果然出现在了白纸上。 “可行!果然可行!” “此乃……” “哈哈,这是明知故问!这不可行,什么才可行?印章不就是如此?这房遗爱只不过是多想了一些,用在了论语之上罢了!如此说来,确实是极好极好的事情。至少能解决了论语的价格,让寒门弟子也能读书识字!”李世民激动的笑道。 为了打造大唐,李世民可谓是求才若渴,在大力推行新的科举取士政策时,还先后五次向各地颁发求贤诏令,要各级官员向朝廷举荐真正的人才。 他深知房俊这一举措的重要性。 “为万世开太平啊!”李世民盯着房俊笑道:“房遗爱,你到底还是为万世开了一次太平!不错,此举乃是大善之举。有了此物,何愁大唐没有治国贤才?” “不过此物应该叫什么?”房玄龄看着众人说道。 “应该叫做木活字吧!”房俊说道:“如果做好了就是木活字!如果木活字,不好用就用其他的。或者用泥活字,总而言之,就是做三千多个不同的活字,按照论语排列,轻轻一刷即可!应该可以刷很多!想要多少刷多少!想要什么书,都可以直接刷!” “……” 众人都被他的说法震撼住了。 虽然说大多数人都知道印章和雕版印刷术,但是类似他这样的做法,却没有想到。 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呢? 明明就是这么简单,一点即破,只要稍作手段尽可。 类似曲辕犁那般,明明也极为简单啊! 认真回想起来,这房遗爱做的事情似乎全部都极为简单,随手就可以做出来,但是千百年来却没人能做,如果此时不是李世民一问,他恐怕也不会说此事。 难道,这就是他所说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吗? 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吗? 李世民等人不由也有些深思。 “好好好!哈哈,这个极好!房遗爱,你立下了大功!不仅仅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