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第1/1页)

“我初到丰都县时,便四周考察过,丰都县的民情相比其他县,差了许多。” “作为一方父母官,我自然得为这里的老百姓打算,让你们丰衣足食。这是为公。” “至于私嘛。” 姜大人顿了顿,毫不掩饰自己的上进之心: “姑娘之前也说了,我还年轻。既然年轻,我自然不会一直满足县令一职,它也不会是我的终点。” “若是在任期间,我能将这里治理好,自然能得上面看重,我也能更上一层楼。” “而姑娘的茶,恰好就是一个机会。” 只要能将谢家的新茶推送出去,不止能挣到钱,将丰都县的名声打出去,他还能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挣钱的机会。 采茶便是其中之一。 若是操作得当,还能吸引更多商人前来做生意。 “丰都县四周茶树不少,我可下令,石门镇以及附近几镇所在范围内的无主茶树,优先供你使用。” 这同样给了外界一个信息,谢家背后有他,那些有小心思的,也该掂量掂量。 如今市面上的茶,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花样,加上赋税重,茶基本掌握在大族手中。 他自然不想被人牵制。 谢家没有根基,要想做大,最能依靠的便是他。至于赵家,只要制法不被赵家得去,暂时也无碍。 姜大人的意思红豆听明白了,说实话她并不排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更何况姜大人所做,也能为当地百姓谋福祉,求发展。 “大人有何条件?” “之后谢家所有新茶所获得的利润,我要占两成。” 上一任县令在任期间没什么实际作为,如今衙门账上的钱可不多。 这两成他也会用于衙门的日常运作, 单这段日子,他就已经用私房银子填补了不少,再这样下去,衙役的月钱都要发不出来了。 这些他自然不会跟谢家说,说出来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短时间他尚能厚着脸皮靠家里支应下去,但总不能三年间全仰仗家中出钱。 他可是凭自己本事考中的进士,这样灰溜溜毫无建树的回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大人,两成我没有意见。” 即便姜大人说的两成是指她之后制出来的所有新茶种类。反正具体有几种还不是她自己说了算。 “但我无法保证,我的茶能如您所想那般成为丰都县的亮点,若是最后没有达成预期,不得将责任怪在我身上。” 买卖可以合作,但买卖有风险,她可不想最后成了背锅侠。 “谢姑娘尽可放心,你我都想赌一把,成败与否只看天意。” “本官还没那么狭隘。” 这样最好,否则她宁可不做这个生意,免得为他人做嫁衣还不落好。 “三年为期,谢姑娘回去后便尽快安排吧,若是采茶缺人手,本官可以帮忙发布告示。” 红豆谢过了姜大人的好意,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姜大人半天了也没提: “大人,时辰不早了,您还没说可以支持多少本钱呢,我家啥情况您也是见过的,您分两成,却只让我先用周边的茶树。” “这怕是不合适吧?” 这收茶叶,请人做茶,还有场地,哪哪都需要钱,总不能全她包了吧。 若是量少还行,但是咱这姜大人,要的可不是她起先打算的那点量啊。 姜淮之还真没想过出钱,他在政策上支持就是顶好的事情了。 不过谢家确实底子薄。 “咳咳,我作为父母官,自然应当支持底下的百姓立业,本官便友情支援一些。” 姜淮之给小厮使了个眼色,不一会,小厮便拿了个荷包过来,在姜大人的示意下交给了红豆。 红豆捏了捏是薄薄的纸片,应当是银票,心中不禁满意,这姜大人还算通情达理。 “大人若无其他吩咐,小女便回去了。” 谢婆子和小雅见终于要走了,肉眼可见的欣喜起来。 尤其是谢婆子,亏得方才她还觉得这县令大人是个和善的,没想到也想打自家的主意。 她们老百姓有点东西容易吗,谁都想来分一份。 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她心中再不乐意,面上也不敢跟县令大人硬来。 免得给孙女拖后腿。 好在两人总算谈完了,回家再说吧。 姜淮之亲自将三人送出了衙门,直到三人走远还站在原处没动。 小厮起先以为大人在思考事情,可是看着他眼睛一直盯着前方,也不像。 不禁问了一句:“大人,可是有什么不对?” “你有没有觉得那位叫小雅的姑娘,看着有些面善?” 他方才的主要精力在谈事上,所以没有多问。但他总觉得那位叫小雅的姑娘好像在哪里见过。 但想来也不对,他身边或者亲友间的妹妹他都见过,如今都在家中好好待着。 “算了,是我看错了。” 回去大家坐的还是早上来时租的马车,人多他们直接租了两辆,孟大三个男人直接骑马。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