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四奶奶 (第1/1页)

“哎,小子,我潼关城里突然冒出的几百个精干之人,是不是你捣的鬼? 檄文发出以后,潼关城中每日盘查,对家家户户都了如指掌,若是梁羽清派的军士,绝不可能躲过搜查,我想来想去,只怕是你所为。” 晋王一脸好奇地问道。时至此刻,他的脸上也不见丝毫惧意,反倒十分坦然。 严良微笑答道:“王爷猜的对,那些人正是我所派。” “他们如何躲过盘查?三五人假借身份蒙混过关也就算了,怎么可能几百人全部蒙混过去?” “他们并未假借身份,他们全都是正经的煤商。两晋之地煤商遍地,就是现在把他们全部叫来,让王爷当面再查一遍,也绝对问不出什么异常。” “什么!?全是煤商?你到哪找来这么多武艺高强,又听你指挥的煤商?” “我自己培养的呀。”严良微微一笑,“我先把人挑好,然后花了半年功夫,让他们往返于西晋两省,做煤炭生意。 他们了解当地的行情,认识当地的许多人,您派人盘问的时候,他们说的一切都是真的,甚至随便都能找来七八个当地同行替他们证明。 您怎么可能觉出他们身份异常,因为他们本就是一群正经的煤商,唯独就是他们都听我调令而已。” “这……哈哈哈!不冤!不冤!六叔,咱们输得一点都不冤呐!”晋王仰天大笑。 六王也是笑叹着摇了摇头,“可笑,我华东省内向来都是屯粮如山,居然在不声不响当中被你买断了粮,说出去当真被人笑死!皇兄找了你来做帮手,我们落败难免。不过嘛……” 说到此处,突然目光灼灼地望着严良,若有深意道,“皇兄虽然赢了我,我却也留了后手来对付他!现在谈胜败,只怕还为时尚早!” “哦?王爷还有后手?”严良背负双手,上前两步,轻声笑道,“不会说的是皇上当年,亲笔写下的那份卷宗吧?” 听得此言,六王陡然间双目暴睁,满是不可思议地望着他,压低了声音道:“你……你居然连这件事都知道?” 严良轻道:“让我猜猜,太后一直拿着那份卷宗,可太后自知濒临绝境,定不会白白浪费那卷宗。所以在她决定赴死之前,定会将卷宗转交别人。 您和晋王起兵时都没将卷宗亮出来,说明卷宗不在你们那。既如此,谁还能拿着那份卷宗,并有能力让其发挥作用呢?怕是……只有皇上的几位皇子了吧?” 六王怔怔地看着他,目光里满是难言之色,时而惊诧,时而恐惧,最后,又转成一丝欣慰。 “好好好,我果然没看错你!”六王再向前一步,紧贴着牢笼,定定地望着他道,“你听好了,我留的后手,指的可不是那份卷宗,而是你!” “我?这话怎么讲?”严良眉头一挑,微微一笑。 “我且问你……”六王阴声笑道,“鞍山城的两处铁矿,是被你接管了吧?那两处矿场下面,别跟我说你不知道是什么!至今朝廷都不知道那两处矿场下面的秘密,你倒是跟我说说,这是为何?” “这……”严良心中一惊,神色微微一变,不过又极力掩饰住,“那里的情况我并未亲自过问……” “行了,不用解释。”六王摆手笑道,“我若想说,早就将这事说出去了,还用等到现在?你大可放心,知道那两处地穴之人,早都被我灭口了,时机一到,你尽情发挥就是。” 说着又是一叹,“我和梁渊已被从皇室除名,这梁氏江山,已跟我们毫无关系。原本,我一心想为大梁做些事情,奈何被皇兄逼着不择手段地活了这么些年。 我自问对不起大梁先祖,如今已然得到应有的下场。我倒想看看,我那皇兄,他将来要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哈哈哈!” 接着对严良挥了挥手,轻笑道,“去吧,忙你的去吧。” 严良笑着长叹一声,对二人分别躬身一拜,“二位王爷,一路走好。” …… 自判决书下来之日起,三天之内,二王案的八千多涉案者尽皆伏诛,轰动一时,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早朝之时,望着皇上那冷峻的面孔,满朝文武皆有感触。 掣肘之人已经全都没了,皇上的行事作风,怕是也要变了。皇上压抑了二十多年,今后将以何等手腕治国,谁都说不好。 …… 京城最豪华的酒楼,四海酒楼,如今已经更名为兰月酒楼,门口的牌匾上印上了鲜艳的七彩兰标志。 这酒楼位于城中的王府巷,附近住的多是皇亲国戚,朝中显贵。在这附近,随便一个走在街上的家丁,都是趾高气昂。 这酒楼所处的位置,也是城中最核心的地段,周边各种各样的商铺摊点不计其数,繁华异常。 而就在这一片核心地段,只用了三个月,如今已有五间兰月酒楼,四家天香阁,三间南兴成衣铺,三间南兴酒庄,八间南兴足疗店,以及六间南兴茶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