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最后一战 (第1/1页)

经过几轮大规模会战之后,严良这边的兵力已渐渐占据优势,全军士气也是异常高涨。 其实他大可以率军反扑,逐渐收复失地,不过他依旧选择了稳妥之策,继续固守关北,跟胡人拼消耗。 …… 自纳兰钦部被困嘉玉关,转眼已过去一个月。 这一个月当中,纳兰钦下令将士们每日口粮减半,生生靠着本就只够十天的口粮撑了过来。 一月过后,再没办法,只能下令杀马取肉。如此又硬生生撑了一个月,士兵们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纳兰钦深知再也不可能突围。 几经犹豫,派人出北门,向严良提出投降。 这个投降,纳兰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啥向严良投降,而不向南门外的梁雍投降? 纳兰钦是纳兰真音的同族兄弟,他是认识严良的,当初严良跟草原谈通商,他是见识过严良展现出的善意的,也知道他跟纳兰真音之间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所以他相信,向严良投降之后,应该不会遭受虐待。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严良下令收缴他们的兵器战马,将他们全部押在嘉玉关中,给他们吃喝,不打不骂,严令手下士兵不得欺辱他们。 在这两个月当中,女真大军跟南义军只爆发过两次大规模交战,双方均有死伤,南义军原地固守,更占优势,女真大军基本没讨到什么好。 其余时间,双方基本都是拼的小股人马互相阻截对方的后勤补给线。你去截我的运粮队,我去烧你的运粮车,互有往来。 纳兰钦投降之后,李明玉率本部人马继续镇守嘉玉关,自此,整个战局已经完全稳住,中原的底蕴优势彻底展现出来。 梁雍率十二万边军出嘉玉关北上,严良率十八万南义军离开关北道口,向韩林关逼近。双方擦肩而过时,互相不打招呼,走的路线也不同,就跟不认识一样。 而此时,纳兰真音和阿多格的兵马,总计只剩十八万,其中也包括勃尔帖那两万多突厥骑兵。 说到这帮突厥人,刚开始入侵之时有多狂,现在就有多怂。严良颁布了绝杀令和悬赏令,南义军将士见了突厥人一个个眼睛直冒光,死盯着他们砍。 勃尔帖那货出战几次,每次都差点被人围殴致死,以至于后来他再不敢身先士卒,全都缩在后方。 由此,中原军队开始进入转守为攻的阶段,逐步收复失地。 女真大军孤军深入,补给线长,渐已显现疲态。而中原军队,尤其是南义军,打的全是富裕仗,一应粮草军需从来就没缺过。 将士们顿顿好吃好喝,伤员全都得到妥善照应,不仅如此,还经常放粮救济沿途难民。 如此对比,高下立判,这就是国力差距。 严良从不担心草原大军入侵中原,真的就能怎么样,因为他太了解南方半壁的底蕴了。 不靠北边,就光靠南方半壁的实力,绝对足够对抗整个草原,甚至可以形成碾压! …… 时间一晃到了十月,入冬。 此时梁雍率领的边军已收复数十座城池,基本没有碰到太多阻碍。 女真主力一直都在跟南义军死磕,严良率军顺着南北官道逆势北上,一路叩城破关,将其步步逼退,直逼回最后的失地,漠河省中。 展开反攻以来,硬仗一直都是南义军在打。梁雍率领十多万人不停地左右捡便宜,各地城池大多是他们收复的,城头插的都是大梁的旗帜。只有南北官道的沿途城池,是插的南义军的义旗。 在外人看来,这场收复失地的攻势,更像是梁雍挑起的,各地百姓对他也是呼声高涨。反倒是南义军,虽然也知道他们在打胡人,不过名声却不如梁雍那般响亮。 严良不去计较这些,只想着赶紧把胡人赶回草原,结束这场战争。 南义军渡江参战以来,未尝一败,连战连捷,胡人的三路大军全是被他们打败的,他相信,事实自有公论。 十月初八,漠河省,漫天飞雪。 这一天,南义军和胡人大军对阵于省内一处山川要地,卧龙坪。 卧龙坪向北三十里,就是漠河省城。过了省城,胡人就只剩最后一处城池可供栖身,那就是辉州城。 距离天狼山山南道口十余里,严良还曾邀纳兰真音和完颜汐去那里喝过一个商户的喜酒。 卧龙坪是胡人退往草原之前的最后一处险地,这一战,于整场战局已无太大影响。这一战,双方拼的是一口气! 严良一直盼着纳兰真音和阿多格赶紧退兵,返回草原,不要再打了。可那二人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消散不去。 就算要退回草原,也要打败你南义军一次! 此时,南义军总计十六万人,而胡人大军总计十五万人。 这是双方的最后一战! 号角惊起,战鼓雷鸣,在阵阵马蹄声嘶和震天的呐喊声中,双方在这一片山川平原之上,开始了最后的厮杀! 卧龙坪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抱,是通往省内各处要道的交汇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