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三英帮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年关将至,辞旧迎新。 这一年,南兴商会发展迅猛。在平江府夯实基础,在省城高歌猛进,在南齐省全面开花,业务扩张张至南齐各州府,涉及各行各业,民生百态。 在兼并了江风镖局之后,商会体量进一步膨胀,生意渠道大举拓宽,在江宁的商贸已初具规模,在云岚省城的局面也已全面打开,来年可期。 这一年,南兴商会的产业规模比起成立之初,增长了足有七到八倍,年前的大举扩招,使得旗下员工剧增到两万多人! 更为恐怖的是南兴商会这一年的纳税。 青州城的税赋,九成半来自南兴商会;平江府的税赋,七成来自南兴商会;南齐省总税赋,三成来自南兴商会! 这还仅是商会成立的第一年。 除此之外,商会还参与多项官商合作,扶贫修路、募捐剿匪、援助灾区、支援军建,为南齐省的军政民生做出重大贡献,在官民各界获得广泛赞誉,在省内的影响力大幅提高。 南齐省在这一年政绩卓着,民生大为改善,财政大幅增加,匪治成果显着,基建全面完善。这一切的一切,全都与南兴商会息息相关。 这一年,南齐民间流传起一句话:大梁之盛看江南,江南之盛看南齐,南齐之盛看南兴。 这一年,南兴商会的七彩兰标志,在江南之地,几乎成为了富裕与繁华的标志,无数百姓对其心生向往。 同时,由于货运渠道的大举拓宽,商会的影响力也在向着江南三省之外的省份,一点点扩张…… 严家这个年,过得是异常喜庆。商会的发展势不可挡,新来的各位姨太太各领风骚,让严府后院的戏码每日不同,精彩纷呈,再加上新添二丁,那喜悦的气氛可想而知。 严良的十八味地黄丸已然不够用,除夕夜就偷偷跟林老丈人提了加紧研发二十四味地黄丸的事。 正月初三,朝廷下发嘉奖令,为表彰南兴商会一年来的卓越贡献,钦授其“行商楷模”之称谓,在江南三省享有“行商优先权”。 即,在江南三省的任何生意,包括官商合作,只要南兴商会想做,其他人全部靠后站。 从古至今,朝廷何时给予过一个商户如此殊荣?如此特权?荣宠之盛,可谓一时无两。 不过,面对如此荣幸,严良却是异常冷静。 这一切都太过顺利了,不管是哪方面。生意的扩张也好,军方的订单也好,老爷子的晋升也好,凉山的招安也好,一切都太过顺利了。 夜深人静之时,他经常会突然睁眼,思考着,这一切,到底是因为商会本身的表现太过优异,还是有什么别的因素夹杂其中? 是因为晴姐姐么?是沾了她的光么?是因为…… …… 初十过后,百业重开,新年再启征程。 严良在家多盘桓几日,直等到过了元宵节,香芸跟徐红英出了月子,身体恢复,这才带着叶离秋欧阳倩白云凤还有江锦瑜去往云岚。萧湘葛玉真许漾还有慕容姐妹她们则返回省城,其余人留守平江,稳定后方。 在去往云岚的路上,严良又收到一个坏消息,年后从南齐发往云岚的货船当中,又有一艘被歹徒半路拦截,连船带货给劫掠无踪。 其作案手法,跟年前那次如出一辙。 严良听到消息以后,阴沉着脸,半天一言不发,最后还是只说了一句,加强护卫,保障供应。 此次随船前往云岚省城的,还有一大批天香教坊的教习。严良打算在正月里,就全面进军省城的餐饮娱乐行业,目标让天香阁和兰月酒楼遍布秦淮两岸。 这个正月属实不平静。 云岚各地的剿匪仍旧如火如荼地进行,有点规模的匪窝基本都被扫平,剩下一些全都不足为虑。匪患一消,各地民生往来立时增加不少,兴盛之兆初现。 不过,别人那都是太平景象,唯独南兴商会却是一点都不太平,三天两头就要出点乱子。 一会铺子被烧,一会生意被搅,一会店员工人被打,一会船只货物被劫。一夜之间,似乎云岚省所有土匪都把矛头对准了南兴商会。 不止是云岚省,江宁省内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所有土匪跟发了疯一样,拼命打砸毁坏南兴商会的船只货物,谋害各地码头的工人。 不过嘛,他们闹得虽然挺凶,其实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南兴商会的船货那么容易劫?铺子那么容易烧? 不说船上的武师,就连码头的长工全都有武艺在身,寻常匪徒去劫一个试试?那些店铺里的掌柜伙计,看起来笑容和蔼,可一碰上闹事的,随便一个伙计都能把闹事者打趴下。 所以这段时间那些人闹得凶归凶,实际对南兴商会而言,却如隔靴搔痒,影响属实有限。反倒是那些闹事者,几乎回回落不着什么好,一个正月里,不知多少人被打得鼻青脸肿,然后扭送官府。 不过在这过程当中,有一股势力,却显得尤为出众。他们神出鬼没,行事规划周密,出手的次数虽然不多,却能屡屡得手,让南兴商会蒙受巨大损失。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