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为大 (第2/3页)

远征,跳出京城,离开牢笼,肆意挥洒……

当然了,这都属于高端玩家才能干的事情。

如果没这个本事,那就提拔身边的太监,建立内学堂,让他们读书学本事,提升司礼监的地位。

要说一群太监,他们学问能多好?

能比得过那些科举出来的官吏吗?

显然是不行的。

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忠诚远远重于能力。

如果连放心都做不到,还怎么委以重任?

想通了这些,再看徐景昌鼓捣的这个学堂,可就有意思了……他们最初都是流民出身,是靠着天子恩典,定国公运作,才能办学成功。大家伙在里面或是读书,或是学习本事,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养家糊口。

知恩图报,那是情理之中。

而且皇孙殿下又在学堂发蒙,一下子拉近了天子和学生的距离。

随后天子赐字,汉王殿下提供钱款,资助学生……这个学堂跟皇家就绑在了一起。

相比而言,国子监还真干不过他们。

然后问题就来了,此时此刻,朱高炽用这些人,有什么错?

能力差点,学问不行,出身不好……又怎么了?

他们忠心肯干,不怕辛苦,这就是好样的!

话又说回来,能得到太子殿下赏识,若干年后,这个学堂取代国子监,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老爷,国子监王大人求见!”

蹇义听到管家的话,一声长叹,“他此刻还来干什么?”

是啊,都闹成这样了,还来干什么?

蹇义根本不见,王洪满心苦水,头目森然,他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脑子一片空白,万念俱灰,生不如死。

仔细想想,如果任由太学生去冲撞左顺门,逼着太子出来当面对质……不论结果如何,也算是轰轰烈烈闹一场。

但是王洪担心会祸及自身,而且他判断太子殿下还是站在官员这边,也不同意迁都。像这种壮大北平的措施,他一定不愿意。

所以王洪就站了出来,想要劝说双方。

朱高炽还算听话,太学生也安抚下去……可谁能料到,这位太子殿下玩了一招釜底抽薪,李代桃僵。

你们不是不愿意去吗?

那好啊,你们就别去了。

我另外找人还不行!

这回可把太学生蓄积的气势给破去了大半,让他们彻底失去了道义上的优势。

原本大家伙还能指责朝廷,轻视太学生,贸然让这么多人北上,鲁莽草率,有辱斯文……朝臣们也会站在他们这边。

可现在怎么办?

你们不愿意去,朝廷也不强迫你们了。

你们还要闹事?

这不就是争权夺利吗?

不就是瞧着别人得了好处,你们眼红吗?

不就是怕别人取代你们吗?

一肚子蝇营狗苟,全都是阴谋算计,就这样还敢堂而皇之出来闹事?

王洪不只是在蹇义这里吃瘪,其余朝堂重臣,没有一个见他的。

一圈下来,把鼻梁骨都撞折了。

就在他的马车返回府邸的时候。突然家门外面站满了愤怒的人群,粗略估计,也有一两千,比起闹登闻鼓院的时候,还要壮观许多。

这些太学生义愤填膺,见到王洪的马车,纷纷质问。

“王大人,可有个说法?”

“凭什么让那帮人为官?”

“朝廷设立国子监,还有什么用?”

“是不是要把国子监给废了?”

……

一声声的质问,全都落在了王洪的耳朵里。

他此刻也是怒火中烧,一肚子的无名怨气。

猛然之间,他掀开车帘,愤怒骂道:“你们也知道是朝廷的国子监?国家用人,让你们去北平,你们不去。现在怎么有脸来找老夫?你们的书都读到了狗肚子了吗?”

这一声叱问,还真吓住了太学生们。

但是很快就有人站出来,“王大人,那个天下第一学堂,不过是私塾蒙学而已……纵然朝廷承认了,可也不能入仕为官。这不合规矩。”

“对!不合规矩,朝廷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他们。我们不服!”

这帮人又是一阵鼓噪。

听到王洪想要吐血……让你们去,你们不去,别人去,你们还不答应!

“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