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满意度最高的通政司 (第2/3页)

这正是黄观担心的,徐景昌位置太高,惊人骇目,在这个朝廷,想要搞掉徐景昌的人太多了。

只要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调查流言来源,这是必然的。

可是这种流言真的很难查清楚。

其次,要严防有人弹劾……因为按照历来的习惯,如果遭逢弹劾,就必须自请停职,等待查清楚之后,再行复职。

尤其是高官,文官,更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次还没有人跳出来弹劾徐景昌,也用不着自请罢官。

这么说来,对徐景昌毫无伤害,何必担心?

可黄观就是放心不下,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自己女婿,不会阴沟里翻船吧?

黄观注意到了,徐景昌自然也察觉了。

“胡侍读,这种没头没尾,乱七八糟的攻讦,最是不好应付。加上地震爆发,有人想要让我滚蛋啊!”

胡濙不服气道:“定国公辛苦治国,上上下下,优劣得所。古之贤相,也不过如此。却被无端弹劾,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看可以请陛下降旨,严厉斥责谣言,正本清源。”

徐景昌连忙拦住,别开玩笑了,这点小事就惊动朱棣,也显得我太没有本事了。

“胡侍读,你按照我的意思,立刻去做一个调查,回头我有用。”

随后徐景昌就把一份精心制作的问卷递给了胡濙。

拿在手里,胡濙都吓了一跳,还能这么玩?

“定国公,这事行吗?”

徐景昌笑道:“怎么不行?我又没让你撒谎,咱们问政于民,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胡濙再三迟疑,怎么都感觉不对劲儿。

但是他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按照徐景昌的吩咐,老实布置。

就这样,十天之后,收回了问卷,徐景昌稍微整理之后,立刻心满意足,大为满意。

他又整理一番之后,更加喜出望外。

就在武英殿上,大事议论完毕之后,徐景昌笑着道:“诸位先别急着回去,我这里得到了一封问卷结果……其中有六部衙门的好评。仆虽不才,通政司拿到了九成五的好评,其余诸部,礼部最高,也只有七成,吏部还不足五成。”

徐景昌看了一眼蹇义,蹇尚书脸色铁青,一旁的夏原吉想笑,徐景昌又提高声音道:“这里面最差的就是户部,三成刚出头而已。”

夏原吉顿时目瞪口呆。

“定国公,这是怎么回事?户部如数完粮纳赋,今年的国库亏空少了一千万两,我们户部辛辛苦苦,怎么会这样?难道在大明朝,谁干活越多,谁挨的骂就越多吗?”

夏原吉颇为委屈,吏部天官蹇义忍不住道:“定国公,你到底在搞什么明堂?”

徐景昌一笑,“没有什么,就是向士农工商,各界百姓,询问了针对各部的看法……毕竟陛下要跟天下人交代,咱们这些官吏,也要跟朝廷有个交代……谁干的好,谁干的不好,总要有个依据。当然了,你们放心,民间考评的比例很低,就是个参考。你们别当真,没什么的。”

徐景昌越是轻描淡写,众人就越是提心吊胆。

姓徐的向来阴险狡诈,整人的手段,层出不穷,谁又敢说这一次不会是针对各部的阴谋!

不然他的通政司,怎么会排名那么高?

徐景昌当真觉得很没有必要,“通政司真的没什么恶行,在民间声望极高,这也是我始料未及啊!”

夏原吉黑着脸道:“我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调查的?为什么通政司排名遥遥领先?”

其余几位尚书都盯着徐景昌,面色严峻。

就连黄观都好奇,自己这位女婿到底是怎么玩的?

没法子,徐景昌只能把情况通报给几个人……等弄清楚徐景昌的问卷方式,在场几个人全都破防了。

尤其是夏原吉,简直暴跳如雷!

“定国公,老百姓不明所以,他们只知道户部征粮收税,从百姓手里掏钱,最是可恶……可要是没有我户部,这么大的朝廷,靠什么来养?”

蹇义也哼道:“吏部是执掌铨选,任用百官……但总不能把每一个贪官污吏都算在吏部的头上吧?”

刑部吕震也哭了,“我只是掌管刑部,杀人砍头,也不能算在我的头上。”

兵部方宾也说道:“老百姓只知道打仗不好,可打仗也不是兵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