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2/4页)

息交给江夏。

江夏接过一看脸色大变,他马上出了房间去找王守仁。

到了王守仁的房门口,江夏连门口都没敲就直接破门而入。

坐在床铺上盘膝打坐的王守仁睁开眼睛看向江夏,未等江夏开口,王守仁已经皱着眉头先说道:“你莫不是要告诉我,宁王已经开始造反了?”

江夏点了点头,明白王守仁是从自己焦急的神情上推断到了这一切。

江夏脸色有些沉重地说道:“孙燧孙大人,许奎许大人,他们两个被宁王带着惠民门前斩了头。如今宁王在南昌号称集结了十万大军,准备先夺九江。”

“先夺九江?”王守仁也是个极其熟悉军事之人,他一听江夏此言便明白过来:“宁王这倒是打得个好主意啊。”

第三八零章江夏的妙计

九江府和南昌府相隔很近,朱宸濠先攻九江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一者是因为相隔很近,不需要长远行军;二来朱宸濠拿下了九江府就可以走水路直接到往南京。

南京作为留都,那里不仅有皇宫,更加有一整套中央行政班子。若是朱宸濠能够一鼓作气拿下南京,那完全就可以从南京辐射出去控制整个江南。

有江南这么一个富饶之地作为基础,宁王恐怕就算得上是站稳了脚跟,只要他沉得住气,在江夏逐步巩固自己的实力再徐图发展。

未来不说一定能君临天下,但至少能够发展成一个分疆裂土的王侯,至少能够让朱厚照头疼不已。

“所以南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决不能让朱宸濠拿到手中。”

王守仁披着一件长褂外套,伸手在地图上标注着南京的地方敲了敲,神色有些凝重,仿佛遇到了什么难题。

而王守仁所想的那个难题江夏基本也已经猜到了,他双手环抱在胸前说道:“可是如今宁王已经起兵了,如此骤不及防肯定九江是守不住了。而南京虽然也有驻兵,但若是宁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南京,南京要守住也很困难。”

“没错。”王守仁叹息一声点了点头。“要是能够有办法阻拦朱宸濠,那整个事件就好办多了。”

“阻拦朱宸濠往南京发兵?”江夏用右手托着下巴想了想,最后看向王守仁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道能不能用。”

王守仁看着江夏笑了笑,“但凡是认识你的人都说你诡计多端料事如神,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有什么办法就赶紧说出来,眼下无论是上策还是下策都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那好,既然这样我就冒险试试我的计划。”江夏道。

南昌是朱宸濠的大本营,所以朱宸濠斩了孙燧和许奎的头祭旗,正式宣府起兵造反以后很快就稳住了南昌。

这一场造反朱宸濠绝非是贸然为之,而是谋划准备了多年,所以现在一开始朱宸濠就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着,派出先头部队直取九江府。

而饶州府王守仁这边反应速度也是惊人的快,首先他传檄文给江西各地,要求他们立刻带兵到饶州府集结,准备擒拿叛逆。

王守仁作为当代大儒,本身的威望就极高。之后巡抚南赣的更是一举登上神坛,奠定下无上威名。

如今接到王守仁的檄文,江西各地官员立刻按照檄文上所说的做,带着各府县的士兵往饶州府集结。

同时江西各地的军粮、兵械、船只也全都在根据王守仁的安排进行调遣。整个江西突然之间好像就开始动了起来,全都在为擒拿朱宸濠这叛逆而准备着。

这样的情况对于朱宸濠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他更加希望江西各地官员都不管与他作对。要么就跑来臣服于他,做个从龙之臣。要么视而不见也是一个好态度。

现在这幅模样,这倒使得朱宸濠心里有些犯嘀咕了。

以现在江西各地的兵力,即便是全部集结在一起无外乎也就两万余兵马,根本就不可能和他的十万大军相对抗。

哪怕他的十万大军有不少水分,但怎么说也有七成是真,那也是七万大军,总比两万多了好几万吧?

饶州府府衙之中,王守仁也有着同样的担心。他看着小心翼翼裁了一张纸条,然后拿着细小毛笔正写着蝇头小字的江夏,王守仁忍不住问道:“江兄弟,现在江西各地的县衙府兵基本都已经到饶州府了,粮草兵械也按照你的要求调遣完成。

可是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根本就无法和朱宸濠的十万大军向抗,这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先生大可放心,我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