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父汗,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个当口称帝,这样更加触怒南朝皇帝,咱们这时候国力大弱,父汗你又何必如此?”

因当日豪格力挺其父,皇太极虽对这长子不是很欢喜,但见他忠心于已,能力胆识也是丝毫不差,自到得辽阳之后,便成日长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那豪格虽是脾气火爆,人却也是一点不笨,数月间教导下来,已是比之当日成熟稳重许多。此时见父亲决心改元称帝,心里却着实纳闷。

“哼,敌人以为偷袭我身后,将我父汗的坟墓挖了,将盛京烧成平地,又毁了赫图阿拉,就能打跨我了?豪格,你要记住,越是敌人以为你跨了,以为你要一蹶不振,你便要挺起身来,做出一个样子给他们看!偷袭于我,也只是一次罢了,想要再来,敌人也是想也别想。正面交战,那几万黑衣汉军我只需出动五万骑兵,就能一鼓而下。咱们又有什么好怕的?”

豪格沉吟道:“即便是如此,族内到底也是有人对父汗不满,此时称帝,只怕是人心并不全服。”

“越是如此,越得提一下气!辽东被袭之后,不但是汉人人心惶惶,便是满人,也有不少人起了异样心思。前两个月,请求和南朝议和的人满大殿都是,若不是我压下去,就是代善哥哥,也是一心想求和了事。大家都说,能保有辽东一地,供八旗休养生息便是足够了。明朝那么大,咱们满人就这几十万人,十几万兵,如何和人家打?哼,都是一帮鼠目寸光之徒!都想过安稳日子,不想再打了。他们却不知道,明朝比我们大几十倍,人口是咱们的几百倍,若是有个明君在位,励精图治,修治甲兵,然后再向咱们用兵,到时候,还有满人的活路么?唯今之计,只有趁着明朝内乱,皇帝无能,咱们好生的打将下去,占有全辽和蒙古,便是南朝有了好皇帝,也是拿咱们无法。若是趁机待时,大举入关,没准天下都是咱们的。豪格,你给我记住,这打天下的事,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退了,就连存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是,我明白了。父汗一称帝,便断了那些人议和的念头,又可以让全辽的百姓

知道父汗的决心毅力,这样方可以安抚住八旗和汉人的心。”

皇太极一笑,拍拍豪格的手,道:“你总算明白过来了!”

说罢行到大殿门前,俯礼殿外广场上来来往往,为他称帝登基做准备的人群,傲然笑道:“明朝的皇帝如猪狗一样蠢笨,明朝的读书人大半是读死书的书呆子,明朝的将军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我现下已派了多尔衮出征宁绵,他们号称是关宁铁骑,我到要看看,是八旗的儿郎厉害,还是他们的什么“铁骑”厉害!待明年秋凉,我还要带十万八旗出关,此番不但要攻击畿辅,还要深入山东,掠回我受损的人口,豪格,你说,明朝皇帝拿什么来抵挡我!”

“父汗,咱们十年内都不能打什么硬仗,苦仗了。此番辽东满人死难者甚多,满

人原本人数就不多,可经不起损耗了。”

皇太极略一点头,道:“我自然知道。不但是人口,便是财赋也是多有不足。今年的官员俸禄到现在我也没钱来发。明年入关,也是急需从关内抢些金银,以支撑咱们的财赋。还要大量的掠夺人口,编成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一道,成为满洲八旗的羽翼。”

又问道:“豪格,我令你派人入关,寻找关内造反的义军,将我的书信给他们,你办的怎样了?”

“父汗,我已经派了汉军中没有剃发的人充做使者,假扮成皮货商人坐船出海,由长江入南方,寻找那些造反的汉人义军。只是父汗,联系他们多半也是无用,现下南朝皇帝征调了十几省的大军围剿,这些义军多半是农民入伍,战力太弱,据儿子的估计,别看他们现下聚集了几十万人,最多半年之后,肯定被明军打的星散而逃。”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他们反皇帝,我们也是反明朝皇帝,若有可能,能联起手来更好。况且,我料那张伟野心不小,他没准会趁着时机借时而起,那个时候关内大乱,便是咱们的机会来了。”

他挥手令豪格退出,自已伫立于大殿之前,心中似悲似喜,说不出的滋味萦绕心头。殄灭叛乱,消除异已,他的权威已经再也无人敢于捍动,又即将称帝,登上事业的顶峰。只是当此之时,父亲的棺木尚未要回,四处搜寻也没有找到两个爱妃的尸体,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着实令他难过。

想了半响,叹一口气,转身向殿内行去,只是临将转身之际,向南方默念道:“张伟,我小看了你,不过,你也休小视于我,来日方长,待咱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