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2页)

作者有话要说:

☆、后记

这篇文的跨度还是蛮大的,大概是4月开始动的笔(构思的话还要早些不确定的算可能是去年……),然后就一直搁着了。当时本来以为估计又得坑了,不过没想到最后竟然完成了,也算是挺高兴的吧。关于结局我说两句,其实一开始我是预计的3000字的小短片的,至于内容当然就是结尾的部分了,当时就是准备天台走起~意识流走起~结果慢慢的,脑子里就出现了金木在还未被拆穿时幸福的模样,于是也就有了part4、5,那时动了笔,不过写了一点点就没再继续了。然后就在某天上晚自习的时候,随手写下了一些语句,也就是part1…3的小标题。至此这篇文的结构算是基本成型了,然后就是慢慢的去用文字将脑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可惜做得并不太好。而且因为时间跨度太长,很多东西都忘记了。现在的结尾和我当初设想的,差了很多。想要表达的,也很多都没表达出来。

这篇文本来的名字是幻象,而文的重心也是金木的疑惑,英的存在究竟是幻象,还是英从彼岸传达到现世的思恋。这两种所代表的是不同的意义,幻象代表的是金木的一厢情愿,也是暗示死后的世界并不存在吧,那么这就是一个彻底的悲剧。生无法相守,死亦无法相逢。而如果是英的思恋,那么金木的感情是得到了回应的(现在的版本是英肯定喜欢金木,金木也知道了),而且他所选的虽然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残忍,可对于他却是解脱。他能够和英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没有喰种、没有人类,没有社会的压力,种族的分歧。当初的设想,金木就是已经被拆穿了,在天台那一刻的思考,最后的结论是第二种。

而现在的版本,则是天台的部分被极度的简化,花费了更多的笔墨在他们的温情。于是重点也更多的落在了他们之间的感情,那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感情,真实而美好。记得看过这么一种说法,原话不记得大意是说青梅竹马的恋人,比起成长后再去寻找的我们要幸运很多。在最真实的年纪遇见真实的人,省去了多少猜忌,多少试探。那种感情是顺其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得不到的。从我们对“真爱”下了定义的那一天,就已经没机会了。定下重重标准的“真爱”,真的就是真爱吗?在当下的这个社会,或许就真的是了。可惜什么都怕比较,所以当另一种爱情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笃定的动摇的。

永研这对cp最初吸引我的,也正是这一点。美好的东西,总是会让很多人动容。其实在写到最后是时候,我甚至真的希望金木可以好好活下去,带着心中另一个人的心跳,看过这个世界的山水画境,走过这个世界的万种风情的景致。然后满载着或美好或遗憾或喜悦或悲伤的回忆,应了英的念想,在百年之后安静的长眠与久别的故人重逢。可是当我看着文档时,想改,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结尾的部分,同样的字数,我只用了前面部分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时间。因为真的就是这样了,改不了没法儿改。

如果不是真的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怎么会去选择那一条满是绝望的路呢。当生之于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一滴露水的愉悦,而死之于他却是大海般漫无边际的解脱和欢愉,那么他会选什么不是很显而易见的吗?总说自杀的人傻,可是当试过之后才知是真做不到,是真的活不下去了。那么傻的是死的人,还是无法体会另一个人的悲欢的我们呢?

附上提供灵感的两首诗,依旧是勃朗宁夫人的:

06

舍下我,走吧。可是我觉得,从此

我就一直徘徊在你的身影里。

在那孤独的生命的边缘,从今再不能

掌握自己的心灵,或是坦然地

把这手伸向日光,象从前那样,

而能约束自己不感到你的指尖

碰上我的掌心。劫运教天悬地殊

隔离了我们,却留下了你那颗心,

在我的心房里搏动着双重声响。

正象是酒,总尝得出原来的葡萄,

我的起居和梦寐里,都有你的份。

当我向上帝祈祷,为着我自个儿

他却听到了一个名字、那是你的;

又在我眼里,看见有两个人的眼泪。

07

全世界的面目,我想,忽然改变了,

自从我第一次在心灵上听到你的步子

轻轻、轻轻,来到我身旁--穿过我和

死亡的边缘:那幽微的间隙。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