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她虽是女子,但自幼便跟在身为元帅的父亲身边,对于行军打仗自有一套高明的策略。

先皇自幼身体十分赢弱,加上过度操劳国事,身体每况愈下,她便从旁辅佐,借机手握大权。

她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在独揽大权的同时,不忘壮大自己家族的势力,几年下来,赵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自先皇崩逝,少帝李承泽登基,太后一方面想维护儿子帝王的地位,一方面又不想让自己家族的势力遭受任何变故。

儿子虽然年轻,却比他父皇更有治国策略,看得出他不想一辈子受制于赵氏一族,便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甚至为了避免外戚势力扩大,始终没有立后,且后宫妃子的出身,也大都是朝中一些无足轻重的大臣之女。

这些点滴,太后全看在眼里,嘴上没说什么,心底可是一千一万个不满意,这才会暗中召见帝王身边的重臣卫祈,想逼着皇上立后,以便利用后宫之势来牵制他。

她自然知道儿子会对此举反感,可是为了巩固赵氏一族的权势,太多事她不能由着儿子任意行事,更何况后宫一日无主,那些妃子之间的你争我夺只会越演越烈。

所以当郗宝宝来到紫霞宫向她请安时,她仔细端详着这位新儿媳。

虽然心底不怎么满意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皇后,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见机行事。

郗宝宝年方一十八岁,身材娇小瘦削,鹅蛋脸,面颊肌肤晶莹胜雪,典型的丹凤眼,鼻尖挺,菱形的双唇泛着粉润的光泽。

纵然不是倾国倾城的容貌,可自有股清秀气质,虽被册封为尊贵的皇后,眉宇间却没有一丝骄纵之色,反而让人觉得可亲。

阅人无数的太后,仅仅一眼,便对眼前这个小丫头心生些许好感。

一阵磕头请安之后,她命人赐了坐,按惯例赏赐了好多饰物宝贝。

“哀家已经听迟卿家说了一些关于你未入宫前的遭遇,真是个可怜的孩子,五岁便与家人走散,这些年来一人在外,定吃了许多苦头吧?”

第一次见到太后,郗宝宝规规矩矩的坐在矮凳上,眼角却忍不住好奇的偷瞟。

太后身穿一袭耀眼华袍,四十岁左右,浑身上下散发着雍容华贵的气息。

由于保养得宜,一点也不输给年轻姑娘,虽然贵为太后,可脸上却挂着亲切的笑容。

自幼与家人走散的郗宝宝,捡到她的师父又是个大男人,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被母亲牵着手走在街上,心底都忍不住羡慕。

此刻太后正笑咪咪的看着她,说话的语气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盛气凌人,再加上入宫之前爷爷曾叮咛,入宫后要多与太后亲近,因为太后对迟家有恩,因此她内心深处不禁对太后产生好感,更有一种把对方当娘的奢妄想法。

“我……”她才刚张开嘴,便被身边的采裳从后面轻轻扯了一下,她顿时想起自己身在皇家,不可以随便把“我”字说出来。

“那个……臣妾倒没吃太多苦头,这些年虽与家人失散,可师父待臣妾如亲生女儿,将臣妾照料得极好。”

“这么说来,你师父也是咱们皇家的恩人,找个机会宣他进宫,哀家定要亲自赏赐。”

“师父常年云游在外,行踪不定,臣妾在这里代师父谢过太后的好意。”

说着说着,鼻间闻到一阵香气,正是御厨每日定时给太后送的燕窝粥和补品。

昂贵的瓷盅向外散着白雾,味道散得很快,勾得郗宝宝胃里一阵咕噜。

想起清晨起来,怕耽误拜见太后的吉时,临行前只随便吃了几口,便被人领到紫霞宫,现在闻到诱人香味,肚里的馋虫一下子不安分起来。

太后见她不停的舔着嘴唇,眼睛随着瓷盅的方向移动,忍不住一阵好笑。“皇后可是饿了?”

“呃……”郗宝宝倏地脸红,急忙摇头,“没……没有。”

多多在她进宫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在人前一定要保持矜持,所以她不可以这么没出息。

太后了然于心,微微一笑,命人将那瓷盅端到她面前。

“这是银耳燕窝炖鸡汤,哀家每天都喝,日子久了都喝腻了,现在又没什么胃口,就赏给皇后喝了吧。”

郗宝宝眼睛一亮,心中对太后的好感又增加几分。没想到向太后请安,有好东西吃。看着那令人直流口水的鸡汤,她顾不得矜持,忙谢过恩,接过瓷盅,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太后益发觉得这小丫头不似其他妃子那么矫揉造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