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八章 约法三章 (第1/2页)

跟吴伯宗的诗对比,高下立判。

拍马屁终究只能拍一个人,挠不到别人的痒处。

要想千古传唱,还得是郑雄。

而这么一首诗送给谁好像都挺适合的。

带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让朱雄英从小谨记父母的付出,也不是啥坏事。

“这首诗朕很满意,看样子去了一趟六安州,你确实改变了不少。”

“孝之一道,咱就算你过关了,明日起,官复原职,只是俸禄还是照罚,罚你半年,望你能时刻谨记。”

果然,还是个老抠。

郑雄满脸无语,也想抽自己,选的个啥,又把自己装进去了。

“陛下,臣好像请辞过了,您不是同意臣赋闲在家了吗!”

“咱没同意啊!谁同意了?”

“汪广洋,你们中书省同意的吗,咱怎么不知道?”

汪广洋连忙出列回话道。

“中书省也没有,只是给与了假期,让医侯侍奉长辈。”

“郑雄你听到了,咱没同意,中书省也没同意,给你的假期也差不多了吧!这么久,积攒了不少事务,明天你就回去任职吧!”

郑雄一时语塞,理论也没啥好理论的,只怪自己回京,一头又钻了进来。

“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反抗不了,那就躺平,郑雄无可奈何的道。

有郑雄珠玉在前,其他人敢献诗的就没有几个了,一一听完,总归差了点意思,拍马屁的倒是挺多。

老朱之后全程都是笑呵呵的,也没多做评论。

全程抱着朱雄英四处炫耀,与普通百姓没啥两样。

郑雄在一旁献诗完毕,也是全程划水的状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郑雄拖着吃的溜圆的肚子,回到家中。

得知郑雄官复原职的消息后,老郑和贾氏自是高兴,说明这一趟跑的挺值得。

郑虎和郑智也不约而同的露出欢喜的神色。

一家人的表情不尽相同。

可以说,郑雄一人带来的变动,已经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兴衰存亡了。

但是郑雄在朝堂被打压依然让人心悸。

一家人除了欣喜,也在此约法三章。

第一条就是,家庭和睦,至少不能在外人面前有不和谐的举动。

第二条,已经有过的产业不做变更,想要发展得经过郑雄的同意才行。

第三条,不能依仗权势,做任何有违法度的事情。

第四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郑雄明确要求,在应天府中,除了老朱、马皇后和朱标三人以外,不得结交任何官宦之家,谁也不行。

其他的,只要郑雄能够想到的,都做了说明。

也给出了后果,既然官复原职,那么只要在应天府有不法的举动,自己绝对会六亲不认,还会重重的处罚。

前三条都好说,第四条就有些不能接受了。

人情世故,游走于权贵之家,盘根错节的关系是家族长盛不衰的保证。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

在原有,比如说在侯府的基础上,进行深耕,那么百年基业可期,福及后代,最少都能在这应天府有一定的话语权。

现在,郑雄提出的要求,对于不知后果的老郑等人眼里,明显不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郑雄态度很强硬,老郑要是不同意,即使再次顶着不孝的名声,也不会继续做官。

就这样,家中终于达成共识,约法三章。

将家人约束在一个条条框框里,郑雄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老朱面前做事,不严于律己,那么能够全身而退的可能很小。

基于这种认知,家人的不理解不重要,自己既然清楚,那就不能留下隐患。

应天府府衙所在,时隔三个月,郑雄又一次踏入。

时间过得很快,又好像过的很慢,眨眼间,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而应天府这里,有自己或者没有自己,都是一样,离开的时间府衙照常运转。

一上午,签了各种文书,弄的郑雄头晕脑胀。

基本上都是春耕,防汛,教学这些事情。

其他的也很重要,但是在春耕、防汛和教育面前,都得往后排。

而这些,郑雄暂时也没有好的办法,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