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诸葛均来自后世,认为女子怎么也得20岁以上才能结婚,心里根本没有什么想法,与黄小婉谈笑,表现自然轻松正常。

吃过早饭,四人聚集在黄月英的屋子里,玩起了猜灯谜,一人出题三人猜,轮流进行,按照约定,猜不中的,要在脸上贴纸条。三女都是文学高手,自然喜欢这个题目。

黄小婉首先出题:“小狗身上长满了嘴。打一个子。”

三人各自在纸上写答案。

答案是“器”。这个谜题诸葛均能猜中,他为了活跃气氛,就故意写错了。就在自己脸上贴了一张长长的纸条,然后做了个滑稽的鬼脸,惹得三女一齐嬉笑。

黄月英出第二个谜题:“一人拉弓卧草中。打一个字。”

答案是“夷”。这个答案他就真的不会了,泠儿也没猜中,各自贴了一张纸条。

一轮轮下来,诸葛均满脸都是纸条,三女娇美的脸蛋上也被贴得乱七八糟,几人相互看着,一齐大笑。

接下来,三人又玩成语接龙。

……

最后,几人谈论起来诗词。三女诗词做得极好,诸葛均随着二哥学过诗词,也能欣赏一番。

黄月英从二女那里看到了他剽窃的诗词,觉得真是太好了,就提议他再做一首诗词,三女一起期待地望着他。

他忽然灵机一动,说到:“诗词吟诵固然好听,唱起来也不错,我给你们唱一个。”他清了清嗓子,唱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中国诗词的巅峰之作之一,意境之优美,寓意之深远,难以用语言形容。

诸葛均用一种她们从未听过的曲调,将这首词的优美情调,婉转缠绵地演绎了出来。

诸葛均已经唱完了许久,屋中仍然鸦雀无声。只有一种激荡的情怀萦绕在三女心中。

阳光从窗子透射进来,温柔地抚摸着三张梨花带雨的脸庞。诸葛军忽然感到有些惭愧。

下午,诸葛军找到黄月英,郑重其事的说到:“嫂子,我有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与你商量。”

黄月英从未见他这样严肃过,放下手中的账本,望着他说到:“你说吧。”

他说到:“咱们要走了,必须离开这里了。”

黄月英十分惊诧,诸葛家在此已经十一年了,她更是从小在此长大。(黄承彦家住古隆中座山北面的莲花峰黄家山根,又叫黄家隐房,这地名在过去地图上是可以查到的)为什么要搬走呢?

三国演义是本小说,不是历史。既然叫演义,就有许多故事是虚构的,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去生活,会害死人的。但是,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却是存在的,如历史上有赤壁大战,存在三国魏、蜀、吴,是不容怀疑的。

建安13年(208年)农历7月,曹操发动了荆襄战役,从地理上看,首当其冲的就是新野。有人考证说不存在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是罗贯中的虚构。但是诸葛亮曾在新野给予曹军重创,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以曹操对付徐庶、刘聪母子的手段,农历8—9月间,为了报复诸葛亮而派人到隆中追杀他的家人,也是可信的。

就算曹操没有害诸葛亮家人的心思,诸葛均可不敢冒这个险。因此必须搬离此地。

他给黄月英详细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她的才智也深以为然。她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肯定,曹操今年会来攻打荆州,但是现在她对诸葛均十分信任,只是可惜了这份家业。

她是个不甘平庸的女子,现在管理着家业,日子过得很充实。于是问道:“那咱们的家业怎么办?”

他能体会她的感受,笑着说到:“嫂子,别担心,到了新的地方,会有更大的产业等着你去做。”

他站起身来,给她续了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坐下后继续说道:“我考虑了很久了,有个计划,想征求你的意见。”

黄月英望着他,静听他说。

他说到:“现在是5中旬月,还有三个月时间。咱们必须提前布局。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搬迁的准备。第一,立刻选址建造新家,待新家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