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老那里时也叫她陪着你去,可减少波折。”

诸葛瑾写了一封给乔公的信,交给弟弟,说到:“大战在即,你们明日就回去吧。战事结束前就不要再来了。家里的事情,你多照应着。我和你二哥也不用你们操心。天晚了,今天就谈到这儿吧。”

诸葛均说到:“大哥,你先休息吧,我还有件事要问二哥。”

送走了诸葛瑾,诸葛亮问到:“小均,你要问什么事?”

他脸色凝重,问道:“二哥,你们离开新野后,怎么到的江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能给我讲讲吗?”他关心新野百姓的命运,就打听到。

诸葛亮简单讲述了从新野撤退的过程。当诸葛均听到百姓伤亡不大的情况,心里松了口气。脸上一片轻松之色。

诸葛亮见他的神情,想起他几次提出不携带新野百姓的事情,心中疑惑,说到:“小均,你是如何想到我们离开新野,会有百姓跟随这件事的?”

诸葛均本来想反问诸葛亮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他又担心,如果事情真是刘备搞的鬼,他一提醒,以诸葛亮的智慧,不难察觉出其中的奥妙。这样会影响诸葛亮对刘备的观感,现在可不是时候,曹操大军压境,还是打败了曹操再说,否则自己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于是说道:“二哥,这个事情,等打败了曹军再说。天不早了,你也早休息吧。”说着站起身来,告辞走了。

辞别了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二人,诸葛均等人回到了吴郡。第二天他和黄月英就去乔国老家里,请他为诸葛均提亲。

乔国老见两人呈上的精美的一套玻璃器皿,和两箱香皂,很是高兴,就问二人来此何事。

当二人拿出诸葛瑾的信,说明了来意,乔国老却面露为难之色,说到:“此事怕有些不方便,你们如果早两天来说就好了。”

听到这里,二人不由心里一沉。

第二十九章 大乔小乔

随着女儿岁数越来越大,婚事就越来越引起吴国太的关注了。以前提起女儿的婚事,总是被女儿拒绝,她又十分疼爱女儿,不舍得她离开自己,就任由她去了。

自从孙尚香遇刺后,吴国太对她非常担心。心想不能任由她这样每天疯跑了。她自己不着急,做母亲的总得费费心吧,于是就托人给她选婿,乔国老就是吴国太托的人之一。

乔国老接受托付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撒网搜寻。他找到了一个自认为合适的人选。

此人名叫张唯,24岁,是权长史张昭的孙子,现任吴郡司马,英俊潇洒,文采风流,是东吴有名的青年才俊之一。

吴国老跟张昭的夫人柳氏提了此事,柳氏自然愿意。她就问了孙子的意见。张唯多次见过孙尚香,钦羡她的美貌,更是愿意。于是,柳氏就委托吴国老为自己的孙子向吴国太提亲,并带他去见了吴国太。

吴国太见到张唯很是满意,但她知道女儿的性格,此事必须征得她的同意,就说到:“我没有意见,香儿的性子你们也知道,等她回来之后,如果她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了。”

吴国太不知道孙尚香与诸葛均的事情,孙权倒是知道妹妹与诸葛均走得近,可是战事紧张,也没有机会与吴国太提起。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一切事情就发生在孙尚香与诸葛均等人去柴桑郡的期间。

弄明白了状况,诸葛均心想还是二哥有远见。此事还真得靠孙尚香来解决。他们来时就带了孙尚香,让她在门口等候,打算如果事情顺利,就不让她出面,毕竟是女孩子,自己的亲事不方便出面。

黄月英对乔国老施礼说有事要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

她到了外面的马车上,对孙尚香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孙尚香又气又急。说到:“母亲真是会添乱,早跟她说了多少遍,不用她管,这下可麻烦了。”

黄月英说到:“幸亏咱们知道的及时,不然还真是麻烦了。张权长史是东吴的重臣,此事处理不好,会影响他与你们家里的关系。”

孙尚香说到:“那怎么办?”

黄月英说到:“这事情还得你出面解决,不能拖延。这样,咱们两个进去,马上对乔国老说明情况。”

孙尚香是个爽直的性子,虽然有些羞怯,毕竟私定终身这种事,在这个时代还是件不寻常的事情。她却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就顾不得这些了。

见到孙尚香,乔国老招呼道:“是尚香呀,好久都不来看你乔叔叔了,都把你乔叔给忘了。”

孙尚香上前见礼,说到:“怎么会那,乔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