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2/4页)

的价值,两姐妹当夜乘看守不备,咬舌自尽了。由于倭寇远居海外,情报部对他们的了解很少,全部资料都是通过从以前来大唐经商的人那里知道的。

倭寇现在已经统一了倭奴国,改名日出帝国。国王始终戴着面具,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此人才能出众,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地位。号称天皇。

对于别人来说,这些资料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对于诸葛均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已经大致知道了此人的身份。也明白了此人的野心。

不久后一天,诸葛均交代诸葛瑾,让他组织人编写倭寇语言教材,使之成为大唐军事学院的教材,要求唐军官兵和情报部的工作人员都要学习,提高对付倭寇的手段。

诸葛均每日继续将精力投入科研指导,同时关注朝鲜局势。

驻守辽东的破虏将军李典,接到了朝廷征伐倭寇的命令之后,由于上次的对平壤的援军被歼灭,他手头没有足够的力量,只好从辽东境内四处抽调,也只勉强凑上了34000人,兵力严重不足,而且基本上是地方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他认为不能盲目出兵,申请从幽州派出援军。

李典等到了朝廷派来的5万援军后,开始出征朝鲜。此时已经是214年3月中旬了。

在此期间,倭寇占领朝鲜全境之后,田中一郎将汉四郡内汉族人基本上屠戮干净,将汉族人的田地和财产分给了当地朝鲜族人,并从国内调集了大批的粮食,帮助当地朝鲜人过冬,此举赢得了朝鲜人的好感,他迅速整合了汉四郡内朝鲜族的势力,稳固了倭寇在当地的统治地位。此后,大汉在朝鲜的影响力全部丧失。

田中一郎将朝鲜伪军统一整编为12个师团,总兵力为21万人。加上三个师团的倭寇,此时,倭寇在朝鲜的兵力达到了26万人。

李典率领汉军从义州越过鸭绿江,首先在东古里击溃了两个师团的朝鲜伪军,然后又攻占了龟城。李典在龟城设立了后勤补给基地,然后从秦川和方砚两路奔袭安州,围歼了一个伪军师团。伪朝鲜政权刚刚建立不久,还不稳固,李典一路势如破竹,与四月上旬已经逼近了平壤。

倭寇集中了5个师团的伪军,一个旅团的倭寇死守平壤。两军陷入了胶着状态。李典这近一个月的战事比较顺利,但是他总感觉得哪里不对,尽管对面的倭寇三个师团的番号都出现过,可是他还是认为他所接触到的倭寇的战斗力,不像传说的那么强大,也就是说,倭寇的主力不在这里。

李典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破虏将军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他意识到了危险,很快察觉出倭寇的战役意图:倭寇故意示弱,诱敌深入,使汉军战线拉长,然后奔袭汉军补给基地,切断汉军补给线。在朝鲜汉军无法就地补给,那么等待汉军的结果就是覆灭。

李典在战线向平壤推进时就已经考虑了这一点,在龟城留下了2万人马,确保粮草基地的安全。同时,随时观察着战场情况的变化,没有发现倭寇军队调动的迹象。他是一个陆战将领,对于陆海联合作战的经验为零。可以说在汉朝这个时代,他所做的一切都无可挑剔。但是他忽略了倭寇还有强大的海军。

李典凭着经验,察觉了倭寇的意图,他立即派人快马通知龟城守军加强戒备。一面派一个副将率领两万汉军,冒充主力继续与倭寇在平壤对峙。他率领主力星夜兼程回防龟城。但是,一切已经晚了。

这天,汉军龟城守军忽然发现天摩方向出现了大批倭寇,这里是最不该出现倭寇的地方。

原来,田中一郎战前就已经对李典的情况作了深入了解,知道他是个难缠的对手,他利用李典不熟悉海战的弱点,制定了这个诱敌深入的战役计划。以部分倭寇配合伪军,且战且败,将汉军引诱到平壤一线,远离了后勤补给基地。他亲率主力2个半师团由海军运送,在铁山和多狮里登陆,突然出现在龟城。

第二百七十七章 辽东危急

龟城太小了,里面只能驻扎不到一万汉军,守军一部分驻扎在城外。汉军被倭寇分割包围了。

倭寇首先进攻了城外的汉军,汉军猝不及防,比较慌乱。倭寇集中了主力近三万人在炮火掩护下强攻,很快就突破了汉军的临时营寨,不到一个时辰,汉军死伤殆尽。歼灭了城外的汉军之后,倭寇开始攻打龟城。

龟城只是一个人口仅仅只有1万的小城,并没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倭寇集中炮火,猛轰北面的城墙,不多时就将城墙轰塌,经过三个时辰的巷战,汉军虽然勇敢抵抗,但是最后敌不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数倍于己的倭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