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2/4页)

葛均去方便的时候,小乔悄悄地问姐姐,说到:“怎么样?”

大乔脸色韵红地说道:“他太强壮了,我都有些应付不过来了,要不晚上咱们一起来吧。”

小乔嘻嘻笑了。

诸葛均每天忙碌,人们也都习惯了他的做派,今天他临时休息。人们也没有接到通知,请示汇报的还是络绎不绝,不一会儿,文件就堆了一桌子。

武器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按照昨晚研究的方案,改进了击发装置,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还存在问题,也正在满世界找他研究。

这人啊,一直忙碌着不觉得什么,这要是放松了下来,就会发懒。

诸葛均上午就陪着大乔说话,又去见了乔国老。

很长时间了,他严重缺觉,中午睡下后,一气儿就睡到了晚上。大乔陪着他去吃饭。诸葛均问小乔去哪里了,大乔说她到乔国老那里去了。

诸葛均也没想那么多,就在客厅里听大乔弹琴,她的琴艺极好。看着美人专注的抚琴,还真是别样的享受。

到了晚上,大乔服侍诸葛均来到卧室,诸葛均发现床上的被子鼓鼓的,好像里面有人,他仔细一看,被子的一头露出一只玉足,正是小乔的,他就去拉被子,却被里面的人紧紧抓住。里面传来了嘻嘻的笑声。

他握住那只玉足一拉,小乔从里面露了出来,身上只穿着简单的内衣,又喜又羞地笑着。

诸葛均大喜,说到:“今天就让你们姐妹看看老公我的利害。”说着将大乔也抱到了床上。

诸葛均这真是休假了,一连三天,他就没有离开乔府。

前两天还好说,黄月英和诸葛亮等人,还能帮助他处理日常的事务,但是科技上的事务他们解决不了。王府秘书处的文牒堆积如山了。

黄月英知道他去了小乔那里,以为他被小乔的美色所迷惑,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就想派王府秘书处的人去叫他。但是想想他忙碌了这么多年,就让他多休息几天吧。

到了第四天,大家都忍不住了,黄月英决定派自己的秘书去乔府找他。他却满脸喜色地回来了。诸葛均一到办公室,就吩咐人去叫机枪研究组的人。他和他们关起门来研究了半天,然后迅速地处理了积压的文件。

原来,诸葛均在研究机枪时遇到了难题,他每天事务繁忙,没有时间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这几天,他和乔氏姐妹嬉戏,精神放松了下来,有时间专门思考这个问题,竟然想到了解决的办法。真是个意外之喜。

既然解决了关键问题,诸葛均决定奖励自己,晚上又来到了乔府双飞。

世界第一挺机枪是个叫伐商的比利时工程师(曾是拿破伦手下的上尉)于1851年设计的。该枪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用过。而普遍观点认为,现代机枪的鼻祖是加特林多管式机枪。1862年,由美国人理查德·杰丹·加特林发明,这种枪有几个枪筒,可以轮转。1883年,美国人海尔曼·s·马克沁进行革新,机枪变为单枪筒,利用后坐力,使上膛、射击和退弹。

诸葛均仿制的机枪是德国mg─42通用机枪。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这次大战中,水冷式重机枪显示了很大威力。所以在1919年美、英、法等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凡尔塞和约中,明文禁止德国对任何水冷式重机枪的研制。希特勒建立德国纳粹政权的初期,既要重整军备,发展新武器,又要掩人耳目,避免列强的制裁。所以德国在发展轻机枪的幌子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机枪。

这种枪改水冷为空气冷却,枪管装卸非常简便,用更换枪管的办法解决因连续射击而发生的枪管过热问题,供弹方式既可用弹链,又可用弹鼓,既可配两脚架,又可装三脚架。这种mg─34式机枪装在两脚架上,配上弹鼓,就是轻机枪(重12公斤);装在三脚架上,配上弹链,就是重机枪;若在高射枪架上,又可作高射机枪用。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它后来改进发展为mg─42通用机枪,并还能安装在坦克和装甲车上。mg34的发展型mg42,生产于1942年,与mg34相比,mg42造价低廉,火力凶猛,射速超过每分钟一千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生产100万支。火力凶猛的mg42通用机枪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号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机枪。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机枪和装甲车

机枪研制成功了,徐庶和诸葛亮观看了射击表演,都被这种高效的杀人武器所震惊。廖洪张大嘴巴说到:“给我一个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