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官为媒 (第1/2页)

罗绍从帽沿胡同出来时,正好遇到风尘仆仆的霍星。

霍星刚刚从庄子里回来,他从骡车里走出来时,就看到罗绍正要上轿子。

“恩师,学生给您拜个晚年。”

霍星快步走过来,提了袍子便要跪下去,寒冬腊月,又是在大门外面,罗绍忙让远山去扶,可还是晚了一步,霍星就在青石板地上跪下磕了头。

罗绍没想到霍星会突然回来,身上也没有带封红,他素来洒脱,对远山道:“回去以后,你把我在博古斋选的那枚马上封侯的玉佩送过来。”

远山笑着应是,伸手搀了霍星起来,罗绍问霍星:“你怎么回来了?郭老夫人她们呢?”

霍星眼神中莫名的迟疑,嘴上却道:“有几本书忘记带了......”

罗绍没有多问,让他快些进去拜见祖父,便转身上轿离开了帽沿胡同。

阿星不是个会说谎的孩子啊。

罗绍轻叹,真若是有书忘记带了,打发个小厮来取就是了,哪用不远百里亲自回来呢?

十有八、九是听说了秦罗两家的亲事。

郭老夫人虽然在庄子里,但以她的身份地位,初五之后,京城里官宦人家的女眷去给她请安的应该不少,秦罗两家定亲的事,想来已经都知道了。

罗绍想起霍星方才欲言有止的样子,有些遗憾。人生在世,果然不能事事如意。

霍星为人端方正直,但却过于古板内敛。

罗绍没回杨树胡同,而是直接去了芝麻胡同。

现在他是这里的常客,胡同里的小孩们全都认识他,远远看到他从轿子里下来,便飞奔着进去报信了,罗绍让远山把在路上买的小红鞭赏给他们,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去放鞭了,没过一会儿,胡同口便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张谨问罗绍:“明天你去看宝贝女儿,怎么今天还有功夫来陪我?”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张谨与罗绍的关系很奇怪,若说是师徒吧,可罗绍还常常指点张谨制壶;若说是朋友吧,罗绍对张谨却很恭敬。

罗绍想了想,便把外面对秦罗两家亲事的传言,以及李文忠的事说了一遍,又补充一句:“虽说这件事对小女没有太大影响,但对霍恩师和李阁老的关系上很是不利。”

张谨像看傻子一样地打量着他,道:“玉章那么通透的人,怎么就找了你这样一个岳父?你的脑袋是石头做的?”

若是别人这样说自己,罗绍肯定恼羞成怒,可这话是从张谨嘴里说出来,他觉得也没有什么。

“我听人说李阁老为人很是......”他的教养,他的学识,都不会让他在背后指责当朝阁老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张谨哼了一声,道:“你以为霍英把你叫过去只是为了斥责你?”

罗绍茫然点头:“还能是何事?”

张谨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霍英是要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你把事情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此时此刻,他应该正在和幕僚们商议一件事。”

罗绍忽然觉得自己的智商和见识差得太远了,他怔怔一刻,没有搭腔。

张谨知道他不想评述霍英的作为,便自顾自说下去:“你那霍恩师正在思忖,要不要做这个媒人。”

“媒人?”罗绍大吃一惊,但他毕竟在官场上混了十几年,很多事情他只是没有想到,但是有人指点了......他还是想不明白。

秦家的媒人是凤阳先生张谨。

因为中间隔着霍星,所以罗绍没有想过请霍英做女方的媒人。

他想等过了上元节,便请肖郎中做媒人,再让肖郎中的太太做全福人。

张谨看他一头雾水,就有些得意起来,道:“如果这桩亲事没有莫名其妙地牵扯进李文忠,那么霍英可能不会想给罗家做媒人。但是现在多出了李文忠的事,不但是霍英,就是你的顶头上司庄渊,可能都会抢着来做媒。”

见罗绍还是不明白,张谨也懒得再理他,道:“有机会你还是去翰林院吧。”

罗绍有些脸红,可还是解释道:“当年我没有考上庶吉士......那年的主考是您......”

张谨哼了一声,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道:“二月初六下小定,下完小定就要给你女儿办嫁妆了,你府里连个女眷都没有,想好找谁来帮忙了吗?”

罗绍正为了这件事烦恼,别说是办嫁妆,就是小定、大定这些需要女眷出面的事,他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看他为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