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2/4页)

了。所以从此以后,除了类似赵成、庆童赍敕这样的心腹太监,其他监侍哪敢随意动朱元璋的奏折啊。

马秀英见朱元璋无端发火,就知他心情非常糟糕,急忙说道:“请皇上息怒,这些宫人未经您的许可不准碰触疏章是您下的旨意,他们只是奉命行事,并无过错。倒是妾身没经过您的旨意就动了疏章,是妾身的不是。”

朱元璋语塞,恼羞成怒地吼道:“你们还不滚出去!”

宫人捡回一条命,忙不迭地连滚带爬退出去。

朱元璋余怒未消,淡淡地问道:“皇后所来何事?”他清楚马秀英不会只为送一碗参汤来。

马秀英说道:“妾身听说宋学士因为胡惟庸一事获罪,可有其事?”

”又是谁在你面前多嘴了?“朱元璋从奏折中抽出一本扔给马秀英,“你自己看。”

马秀英打开奏折,里面是官员弹劾宋濂一家与胡惟庸勾结图谋造反的内容,下面被朱元璋用御笔批红四字:谋逆死罪!马秀英合上奏折,问道:“宋学士早就辞官还乡,他怎么可能参与胡惟庸的事件?”

朱元璋哼道:“他没有,他的儿子孙子可是跟胡惟庸来往甚密,他会不知情?”

马秀英说道:“宋学士若是真和胡惟庸有勾结,他何必辞官,留在京城不是更好配合胡惟庸的计划。”

朱元璋没吭气,这次胡惟庸案因一人而株连全家的不在少数,反正他觉得有嫌疑就不肯放过。

马秀英继续说道:“妾身听说宋学士回乡后潜心著书,甚少过问外事,几个晚辈或许瞒着他也说不一定。而且他每年都会进京拜见皇上,哪怕身体不适也会如约而至,他对您如此忠心耿耿怎么会图谋不轨呢?”

朱元璋还是不说话。

马秀英苦口婆心劝道:“宋学士是太子和诸多王爷的老师,普通百姓家为孩子请老师,尚且将尊师之礼奉行一生,何况我们天子之家呢?您不能因为他晚辈的错就治他死罪,这对他是不公平的。而且他若获罪,对太子名誉也会有影响啊。”

朱元璋淡漠地说道:“《大明律》承袭十恶不赦,规定‘谋反’、‘谋大逆’者,不管主、从犯,一律迟,祖父、子、孙、兄弟及同居的人,只要年满十六岁的都要处斩。皇后总是劝朕要秉公执法,难道朕不该依律处置宋濂?”

有时朱元璋会开恩大赦天下,但规定有十种罪犯不能宽恕,这十种罪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马秀英被诘问住,“可是……”

“没有可是。”朱元璋打断她的话,“朕处置宋濂有法可依,对太子的名誉不会造成影响。皇后身体不适,早些回去休息。庆童赍敕,送皇后回宫!”

庆童赍敕满脸堆笑,点头哈腰,“皇后娘娘,奴才送您回宫。”

“你留在这侍候皇上吧。”马秀英气冲冲地离开御书房。

逊影迎上来,见马秀英脸色不虞就知劝说朱元璋无效,她也不敢多说,默默跟着马秀英身边。

“该死的《大明律》!”马秀英气愤难平,她很想问朱元璋既然要按《大明律》处置宋濂,为何不按《大明律》对待那些无辜的百姓。可惜话还没出口,就被朱元璋强制赶出御书房。

第五百七十八章 皇后得了厌食症

回到坤宁宫,马秀英才想起光顾为宋濂求情,忘记请求朱元璋这次不要大动干戈牵连无辜的百姓了。可是朱元璋连宋濂这样的开国元老都不肯恕免,就更别提其他人了。想到不能完成道衍的嘱托,也对朱元璋暴怒的脾性心忧,马秀英便愈发郁闷发愁。

逊影担忧地说道:“主子,奴婢去请道衍大师过来?”

“别,让他安心做功课吧。”马秀英落寞地垂下眼帘,不知道怎么面对道衍。他听到朱元璋不肯接受劝告一定会很失望。

“那奴婢去给你端碗百合粥?”忙碌到这会,马秀英还没用膳呢。

“我没胃口,你自己去吃东西。”马秀英合衣躺倒床上,望着帷幔发呆。

她这种状态让逊影如何能放心离开,守在床边给她说起趣闻,可是任凭逊影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逗她开心,她都无动于衷。

“主子,您不能生气啊。”逊影小声劝道,絮絮叨叨半天见马秀英没反应,一瞧,马秀英已经蹙着眉头睡着了。她叹了口气,给马秀英轻轻盖好蚕丝被。

半夜,马秀英醒来,看到逊影趴在床边打盹。虽然是夏季,这样睡觉也很容易着凉而且非常不舒服。她本想让逊影到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