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 (第1/4页)

记者是临时增加的,中央台在得知外交部准备对索马里复馆这个消息后,立刻和外交部联系,准备派出一个纪录片拍摄组,对整个复馆工作,还有索马里的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跟踪拍摄报道。

最后出于宣传的原因,外交部竟然同意了,就这样,沐阳的队伍里,增加了两个记者,好在两个都是男的,到不会不方便。

好家伙,这两个人每人一台摄像机,从沐阳他们在国内小组会议准备相关事宜开始就跟踪拍摄,一直到机场家人送行,小蓉蓉都被拍摄到里面了,在飞机上都不闲着,最后还是沐阳觉得有些过了,才提醒这两个家伙暂时歇歇,等到了摩加迪沙,有的是东西让他们拍摄。

摩加迪沙是索马里的首都,可是现在,这里并不是在政府军的完全控制之下,政府军能够控制80%左右的地区,一国政府,竟然连首都都不能完全控制,可见这里的混乱程度。

中国没有直飞索马里的航班,这很好理解,因为现在索马里的飞机场,根本就不能起降大型飞机,而且其混乱状态,直飞也太不安全了,再说,以现在索马里的状态,开通航行真的没有什么必要,整个索马里基本上就没有中国人。

一般情况下,去索马里需要先到迪拜,然后从迪拜飞肯尼亚或者吉布提,这两个国家都是索马里的邻国,有直飞的航班。

原先迪拜也有直飞索马里的航班,不过1年前,一架飞机遭遇人体炸弹袭击,当时飞机被炸出一个大洞,好在是那种老式的螺旋桨飞机,航速不快,驾驶人员立刻返航,从此,就取消了去索马里的航班,而那次爆炸,死了2个人。

沐阳他们选择的路线是从迪拜到肯尼亚,然后从肯尼亚转机,好在有两国大使馆的人帮忙,沐阳他们又有中国的证明材料,要不然携带着大量的武器弹药,人家根本不会让你登上飞机。

迪拜飞肯尼亚的航班,隶属于迪拜航空公司,飞机的机型和配置都不错,虽然是小飞机,但是还算舒适,但是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到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飞机,就完全是个极限挑战了。

这架飞机超乎了沐阳等人的想象,据说是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伊尔型飞机,飞机又小又旧,机舱内连空调也没有,显得非常闷热,简直是一个烤箱,而且座位差不多都是坏的,很多座位上连安全带都没有了。

“我怎么感觉像是回到了中国六七十年代,有种座国内大绿皮闷罐车的感觉,你看这窗户,都漏风了,不会开到半空中掉下去吧,还行不行啊他。”记者丁小溪指着飞机说道。

“闭上你的乌鸦嘴。”他的记者同事老袁骂了一句。

沐阳也只是笑笑,不过在看自己的几名同事,脸上都稍有紧张之色,笑着说道:“你们看,这飞机上的人不少,说明人家整天做这样的飞机,以后多坐坐就习惯了。”

“还整天做,我的天啊,还是算了吧,我回去的时候,宁可做轮船。”丁小溪插嘴说道。

“你就不怕索马里海盗劫了你啊。”老袁又损了丁小溪一句。

“天啊,这究竟是什么破地方啊,早知道不那么积极的争取过来了。”丁小溪哀嚎了一句。(未完待续。)

第745章:索马里复馆4

听了丁小溪的抱怨,沐阳脸上一笑,心里却自语了一句,“这才哪到哪,等到了摩加迪沙,你才会真正的见识到什么叫破地方,那里是恶魔的天堂,天使的地狱。”

这几天,沐阳看了很多关于索马里的资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地域、宗教、武装冲突,生产,生活,农牧等各方面对索马里进行了解,只能说,这里不愧是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国度。

索马里共和国(TheRepublicofSomalia)国土面积637660平方公里,人口910万,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海岸线长320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绝大部分是索马里人,分萨马莱和萨布两大族系。其中萨马莱族系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分为达鲁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萨布族系分为迪吉尔和拉汉文两大部族。官方语言为索马里语和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意大利语。******教为国教,******占总人口95%。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有人口160万。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