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2/4页)

看向赵清茹。

“文燕你看着办吧。今儿的事,说起来也算是运气好,我恰巧过来看你。”

“清汝姐,你不用说了,我听你的。但今儿的事,你能不能不要告诉我大哥,我不想让他太担心。”

“我可以不跟那呆子提,但你得自己个儿告诉他!”

“知道了。”

这件小插曲在赵清茹看来算是就这么过去了。周文燕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将前因后果在信里跟自家大哥稍稍提了一下。周文涛对自家妹妹这么做,虽然理智上能理解,可情感上到底有些心疼。

对于赵清茹自然不好横加指责,甚至若不是赶巧了正巧去找周文燕,后果真的不敢相信。若只是钱财上的损失也就罢了,最怕的还是旁的损失。

但过了好些日子,甚至周文燕兄妹俩都快忘了曾经还发生过这事,周母若不是无意间从信里知道了这事,估摸着还要被蒙在鼓里。为此,周母大发乐一顿脾气,借着由头,将所有的火气都撒在了赵清茹身上。

那时,赵清茹已身怀六甲,但收拾起周文涛来依旧一点儿都不客气。周母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是长辈,对于长辈,赵清茹向来知道如何尊老爱幼。但是周文涛这个呆子嘛……哼哼哼!

要说这榴莲确实是个好东西,营养价值不低。不仅偶尔可以客串一下生/化/武/器,关键时还能用来代替搓衣板。

许是临近期末了,所以的人都忙着准备考试,买车票回家过年,虽然忙碌日子倒是平静的很。也算是躲过一劫的周文燕许是受了点惊吓,亦或者真的忙着准备考试,比那小鹌鹑还要安静。

每天除了上课,就整日里泡在图书馆里,要不然就是窝在宿舍里,一日三餐多数也选择二面馒头加免费蛋汤。倒也不是为了省钱,最主要二面馒头什么的,方便。生怕周文燕营养跟不上的赵清茹,不得不隔三差五地给周文燕加餐。

原本也挺想带周文燕道外头搓几顿的,问题她比任何人都忙。别看暑假那两月,赵清茹跟钱沂南从唐越宋那眼皮子底下跑了,那也是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这俩小妮子。要不然,真当人是吃素的不成?

关键嘛,还是一个逮到几只更需要在深山老林的好好修炼一下的小鬼头。暂且就顾不上赵清茹跟钱沂南这俩小妮子了。

但唐越宋显然不是那种会吃暗亏的主。即便现在已经成家立业,第二代也研发得差不多了,就差再等几个月一朝分(卸)娩(货)了。这不,唐越宋就额外给赵清茹找了不少的活。

赵清茹真真是有苦说不出来。

还算是顺利地考完了期末考,将周文燕送上了火车后,赵清茹便抽空回了趟大院。自从赵母跟赵父将红本本换成了绿本本后,赵母不是没有情绪低迷过,但很快便投入到了她的艺术事业中。

最近几次组织编排的文艺演出,倒是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这不,又带着整个文艺团出国交流去了。估摸着过年是赶不回来了。

对于赵母这般没了束缚,好比如鱼得水,赵清茹兄妹仨,也就是赵清伟在最初时不太适应,可有赵清茹这个温(彪)柔(悍)无比的姐姐看着,时不时的当大哥的赵清山也会进行一次兄弟间的友好沟通,偶尔唐越宋几个没血缘关系,却堪比哥哥的兄长们也会过来凑个热闹,还有钱奶奶这位唯一善良可亲的老太太每天都有爱心加餐,周末还有自家嫡亲爷爷奶奶那关怀……最后还有个软绵绵的可爱小包子在旁边添乱,貌似走歪路的可能性真的很低很低。

这次过年,赵清茹还是比较难得的在大院赵家这边过,带着钱奶奶跟小包子。

说起来自从赵母跟赵父离婚后,赵清茹已经许久没见到自家便宜老子了。虽然不至于锋芒对麦尖,针锋相对,可算比冷场稍微那么好上一点点。

“这就是你坚持要养的那个孩子?”赵父见赵清茹只对他还算恭敬地点了点头,喊了一声“父亲”后,便没再吭声,冷场了好一会儿后,才皱着眉头,很是难得地开始找话题。

“嗯。”

赵父低头凝视着自家闺女怀里的小包子,圆滚滚清澈的大眼睛瞧着跟自家闺女是一模一样,便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小子当真不是你偷生的?”

“……”赵清茹懒得理自家便宜老爹。是不是亲生的重要么?反正将来也是她的儿子。至于现在嘛,就算自己没出手,相信一旁自有长辈会出(收)面(拾)自家便宜老爹。

要知道,自然赵母跟赵父离婚后,赵家老太太便瞧着自家这个不让她省心的儿子越发不顺眼,所以隔三差五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