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096核潜艇,下水! (第2/3页)

思索了片刻,他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建议。

与以往不同,这份建议超出了纯技术的范畴,而是开始考虑经济、资源、劳动力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先从小规模领域开始进行技术迭代的想法。

在他看来,核聚变是必须优先保障的项目,但电网可以放一放,先从高性能计算机开始。

至于什么太空电梯?

十年之内不要想。

他花了两千字的篇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这份文件也迅速被随行的保密工作人员封存,在飞机降落之后,就会送往最高决策层作为参考。

所有工作处理完,陈念倒头睡了过去。

而等他再睁眼时,飞机已经平稳落地。

两个小时之后,他到达了渤海造船厂,在项目组成员的带领下,走近了这艘已经静静停泊在船坞里的巨型潜艇。

负责介绍的是096总师李庆明,跟其他所有所有能接触到核心层的科研人员一样,他首先表达的也是对陈念的感激。

一番简短的客套之后,两人也迅速进入了正题。

“所以咱们这艘潜艇,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

“超大的体型,总长214米,水上最大排水量31万吨,水下最大排水量52万吨,比台风级还要超出一大截。”

“可以携带24枚改进后的巨浪-3导弹,打击能力远超俄亥俄级。”

“两座钍基熔盐反应堆,总功率740兆瓦,差不多正好是台风级的两倍。”

“水下最大航速28节,也是全球最快。”

“不过,因为体型的问题,最大潜深没有做到极限,大概在450米左右。”

“噪音分贝90,比我们目标的85分贝要差一些,但这可能确实已经是极限了”

听着李庆明的介绍,陈念微微点了点头。

实际上,当初设定85分贝的目标时,他也并没有期望就一定能达到。

哪怕是采用了多种降噪技术,又上了综合电推系统,但85分贝的噪声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已经低于海洋噪声了,一旦做到,基本就实现了声呐完全隐形了-——很显然,这没那么简单。

所以,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反而是赞叹地说道:

“这些参数一旦公布出来,美方恐怕就要加速他们的哥伦比亚项目了。”

他所说的哥伦比亚项目,指的是美方最新的核潜艇研发项目,也就是他们的第五代核潜艇项目。

这个项目从2003年项目启动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动静,原因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必要”。

俄亥俄级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已经能满足他们的战略诉求,再加上俄方的北风之神级服役时间不断延后,美方也根本没有动力花大价钱去研发和列装新潜艇。

拖拖拉拉那么多年,连设计都还没彻底定型

在上一世,这也算是军备圈子里的一个经典笑话。

不过,现在这个项目显然还没有沦落到被当成笑柄的程度,就连对面的李庆明,在听到陈念的话之后,首先表现出来的也不是嘲讽,而是严肃的担忧。

“对方的设计思路还是很超前的,我看过有关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分析报告,按照他们的理念,这将会是一艘‘杀手’型战略核潜艇。”

“快速打击、快速脱离,独狼式作战,无比坚实的‘点威慑’它虽然几乎不可能与我们的096发生正面对抗,但一定会成为096最强劲的对手。”

“相比之下,我们的096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先进到哪里去,它很强,但强在以力破巧,如果不进行快速迭代的话,很容易跟不上现代战争的节奏。”

听到李庆明的话,陈念郑重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在一艘新潜艇下水之前说出这样的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还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毕竟,这艘舰艇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不应该随便去泼冷水。

但是,你又能说他说的不对吗?

恰恰相反,他看到的,就是096身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缺陷。

能指出这些缺陷,正说明项目组还在不断地寻求进步。

这种思维,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到了自大和狂妄的程度。

他们要的不是势均力敌的战斗,他们要的,是能击碎眼前一切敌人的碾压级战力,是能一国之力独占所有对手的底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