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页)

算到位,应该是荆无计用心调教的结果,难怪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也有不少大臣拥护他。

不过刘渊最在意的却是顾宪对这首诗的反应,他心里有无数可以应景的诗,特意拿出这首怪诗就是为了看看顾宪如何以对,在刘渊眼里,顾宪就是拥有本心而不求美人折的草木,要不然他为什么既不效忠太子,也不效忠平王,连自己这个福王也要瞥清关系?

不过顾宪只是微微一笑,起身吟道:“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刘渊一愣,他作的只是一首平常的律诗,好象根本没有在意自己方才的挑衅。若说顾宪听不出来他诗中的意思刘渊是不相信的,但是顾宪这样的回答却又让刘渊感到心里并不舒服,就好象用力刺出去的剑刺在了空处,顾宪这个人确实不简单,应该感觉到了自己对他的步步紧逼。

众人拍手叫好,比起刘渊那首有些奇怪的诗,顾宪这首虽不惊艳,但却适合,何况这里又是大汉,自然要长自己的志气。刘渊也不以为意,急忙举杯敬饮。

这时荆无计从后面走了出来,坐到了太子身边,刘源向刘渊介绍道:“荆先生是本王的老师,两位可以认识一下!”

刘渊点头行礼,荆无计的目光望了过来,他微微一愣,刘渊这张面孔给他极为熟悉的感觉,好象是在哪里见过,他一生相人无数,最看中的就是人的面相,但是还没有见过刘渊这样奇怪的,若是以这副面相,此人作到了蜀国的状元可以说是一大奇事了,但是却又好象有些变化,他点了点头道:“见过使节大人!”

刘渊知道他并没有看出自己戴着人皮面具,荆无计这个人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目光,好象能够将人看透一样,一想到他就是动魂组织的头领,刘渊还是充满了恨意的,不过现在想要动他可并不容易,此人几乎很少走出太子府。

若是能够将他干掉,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荆无计和顾宪打了个招呼,才向着刘渊道:“使节大人应该不是蜀人吧!”

刘渊点头:“确实如此,其实先祖本来是中原人士,后来才迁居到岭南去的,这次参加了蜀国的科考,侥幸得中,但是回到这里,还是有些故土之情的,荆先生应该也不是京城人吧!”

荆无计微微一笑,没有想到这个使节的词锋倒是有些锐利,这样反问自己,道:“在下原籍江南,算是一介贫贱书生,得蒙殿下不弃,这才能略尽绵力,在下倒是颇为学过些许相术,见到状元之相,深为疑惑,不知道状元介不介意……”言下之意是想给刘渊看看面相。

刘渊并不知道他与风龙子是同门师弟,但是也稍微感觉出来这两人的目光有些相似,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这张人皮面具是不是能够瞒得过相师的眼睛,心里还有些担心,要是在这里被拆穿了,那就是件大事了,于是笑道:“多谢先生抬爱,只是在下认为天命无常,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若是事先知道了,反倒失去了人生的许多兴趣!”

荆无计方想说话,顾宪在旁笑道:“状元此言差矣,命相之说,本来就是不足为凭,不过在下倒是很有兴趣能够得到荆先生的指点,不如这样,来日顾宪与使节一起拜见荆先生,那是倒可以畅所欲言。”

刘渊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要为自己解围!

荆无计只好点了点头,他确实对刘渊的面相充满疑惑,若是有机会仔细观察的话,或许会有些解释,他虽然没有风龙子那样得到门中真传,但是也算是相人无数了,没有想到除了那个已经死去的福王刘渊之外,又出现了一个面相奇怪的蜀国状元。

第四章 席间对峙(下)

“天古楼”位于京城东南,这里是烟雨楼的一处秘密的据点,刘渊从太子府里面之后,便和霍烈来到了这里,早有美婢端上香茶,刘渊一边品茶一边仔细将今天顾宪的态度思索了一下,这个人确实有一种让人无法轻视的内涵,就算自己咄咄逼人,他还是能够从容不迫的淡看一切,像这样的人才配得上“高士”这个名号吧!

对顾宪他惟有赞赏。

杨英推门走了进来,马上行礼道:“王爷!”

刘渊笑着起身将她扶了起来,道:“哪里还有什么王爷,现在的我只是蜀国的使节而已,坐下吧!”杨英在这半年中虽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眼中那种哀伤还是留了下来,想必是风龙子留给她的吧,但是不管如何这个女人还是保持了那副坚定从容的样子。

杨英坐了下来,微笑道:“不管怎么样,王爷还是王爷,属下当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