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2/4页)

太子还是一脸的茫然,刘渊的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大汉建立初年,确实曾经驱逐道士,使得已经发展到了顶点的道教陷入了低谷,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来到蜀中避难了,但是中原却无一人言道道士误国,所以蜀国君臣只是以为道教乃是大唐赦封的国教,为大汉所不能容,才会造成如此局面。

其实这也正是刘渊担心的地方,大汉驱逐道教的原因虽然明了,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一种无奈,蜀人当然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幕,要是自己再不点醒这位未来的蜀王的话,恐怕圣门道下一个要对付的目标就是他了。

其实太子现在有没有宠信道士刘渊并不清楚,只不过并没有开始服食丹药罢了,刘渊下定决心道:“臣深知大唐之祸,不忍见我蜀国也陷入此中,若不能使主上停止服药,恐怕真的是大祸将至啊!”

太子虽然还是并不明白道家和刘渊口里所说的大祸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不过他却信得过刘渊,于是点了点头道:“大人以为将要如何!”

“马上进宫恳求皇上停止服药,驱逐宫内道士,将圣门教宣布为邪教!”刘渊一个大礼行了下去,蜀王得知昨晚自己向风虚子出手后肯定会龙颜大怒,但是现在只要太子能够出面劝谏的话,想必蜀王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而且此事必须雷厉风行,否则的话无法对付这样的邪教。

太子点了点头,道:“一切便依大人所说吧!”

第三十七章 蜀国改代(上)

太子大步走了出来,向刘渊摇了摇头,一脸的苦色,显然并没有说服蜀王。

不过这早就在刘渊的意料之中,若是依靠太子能够说服蜀王的话,刘渊根本就不用等在这里了,急忙行了一个礼,太子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内务总管何金明从御书房里走了出来,高声道:“宣秦大人觐见!”

他一脸的严肃,刘渊心里已经明白了大半,蜀王方才定是大发雷霆,太子来劝说蜀王废除圣道门,确实有些让蜀王无法承受,若不是如此,以父子之间的感情,断然不会造成这个局面,看来还要自己出马才行,赶忙走了进去。

蜀王坐在书案后面,双手支住整个身体,似乎是想要站起来,但是却已经无法站起来,刘渊大吃一惊,完全没有想到蜀王竟然虚弱到了这种地步了,急忙上前几步,伸手要去扶他,道:“主上……”

“退下!”蜀王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怒吼,他双目圆睁,虽然脸上已经满是苍老之色,但是这声怒吼却将刘渊吓得退了一步,也只有这声怒吼才证明了他确实是那个曾经平定了两蜀的霸主。

刘渊收回双手,这样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去扶他的,不管是什么时候。

“嗵”的一声,蜀王的身体重重地又坐回到了椅子上,方才那声怒吼已经耗费尽了他所有的力气,他的身体软软地靠在椅背上,双眼望向刘渊,目光中也不知道到底有着什么。

刘渊心里升起难过的感觉,眼前的蜀王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他能够坚持地坐在那里不倒下,已经是很不容易,想到这里,刘渊低声道:“主上,是否要请御医进来!”

蜀王摆了摆手,目光终于从刘渊身上移开,仰着头,不住地喘着粗气,过了差不多有一柱香的时间,他才张开嘴,用微弱的声音道:“状元是否认为我是个昏庸的蜀王呢!”

刘渊急忙跪下道:“主上圣明,臣罪该万死!”

蜀王似乎恢复了一点儿力气,身体离开了椅背,但是还是无法挺直,道:“状元并不该死,该死的是本王……”刘渊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感觉,不知道他这是回光返照,还是真心实意的话,眼前的人毕竟曾经纵横蜀地,若论武功气魄,恐怕武帝也不过如此,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蜀王又小声道:“状元起来吧!”

刘渊站了起来,担心地望着这个老人,生命似乎准备随时离他而去。

蜀王的目光回到了刘渊的身上,嘴角竟然露出一丝微笑,道:“本王早就看出状元非是池中之物,不知状元可否答应本王一个要求!”

刘渊忙道:“主上请讲!”蜀王这样说他,若是换做平时,刘渊肯定矢口否认,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却坦然接受。想起顾宪让自己坐上蜀王,不管如何都要将蜀国纳入手中才行,就算现在的蜀王看出自己并非屈于人下的人,又将如何,大不了率领自己的雷霆军和龙腾阁离开蜀国就是了。

蜀王按在书案上的手似乎有些颤抖起来,过了片时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道:“本王去后,若是太子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