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2/4页)

“娘娘还请明示!”

白蓁脸上虽然带着笑,但是心里却叹了口气,眼前浮现起那个眼神温柔的年轻人来,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和他产生冲突了,可惜自己为的是蜀国,为的是师门,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她坐了下来,淡淡道:“丞相请坐,左相在罗山大胜顺王,解了黎州之围,现在已经在回都的路上,想必丞相担心的是这件事吧!”

华恒在她的目光注视下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这个女人确实有很大的魔力,秦(刘)渊大破顺王,致使顺王兵退延州,西蜀重新夺回了云州要地,实际上已经算是平定了此乱,接下来就是攻打东蜀了,但是谁都知道这是短期内无法完成的时候,所以秦渊上书请求收兵回都,蜀王马上恩准。

但是却传出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城内盛传前蜀王死前曾经将现在的蜀王托付给秦渊,并言道若是现蜀王不贤的话,秦渊可以取而代之。这个传言在蜀中马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秦渊平定顺王,可以说是功高无比,在朝之人,根本无人能够与之抗衡,而且现在他手握兵权,若他真有意取代蜀王的话,恐怕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不知道这个传言究竟是真是假,但是无论如何,蜀中名士纷纷上书,要求蜀王削弱秦渊的权力,在他们眼中秦渊毕竟并非蜀人,以前他们能够容忍他是因为此人确实是才华横绝之士,但是并不代表有人会拥戴他做蜀王。

对这些奏折,蜀王却淡然一笑,言道:“诸位卿家勿要多虑,秦太保并非这样的人,何况以秦太保之才,若能造福蜀中百姓,本王将王位让与他又将如何!”

也正是因为蜀王保持了这个态度,华恒这些蜀国名士,才会忧心忡忡起来,华恒虽然与刘渊是同榜进士,而且私交极好,但是这件事却是关心到蜀国王储的大事,断然不能以私坏公,当初安乐公主入蜀、慕容清雪随嫁都造成了那么大的影响,何况现在还是直接关系到了蜀王的位置。

这几日华恒等蜀臣一直找机会苦劝蜀王改变心意,可惜蜀王一概不听,反倒极力催促刘渊回都,而刘渊也毫不客气的将雷霆军这支自己的亲军全部调回成都,华恒的担心是可想而知了。

方才他还劝说蜀王下令让雷霆军驻守黎州,但是蜀王却以犒赏为名拒绝掉了,而且刘渊明日就要到达成都了,若是雷霆军进城镇守,以控鹤军的实力根本无法抗衡,刘渊想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

现在华恒也只能期望刘渊对蜀王确实是忠心耿耿了,他自认还没有能力在刘渊有异心的时阻止他,而且他也知道刘渊的才华远在自己之上,若这位同窗真的要夺取王位的话,华恒已经准备以身殉国。

第四十二章 处心积虑(上)

白蓁肃容道:“丞相为国而忧,白蓁替主上谢过丞相了!”说着竟然起身施了一个礼,华恒惊道:“娘娘万万不可!”只可惜他反应过来已经晚了,白蓁的这个礼已经施了下去。

此刻的白蓁脸色中透露着一丝前所未见的坚强,道:“丞相乃是我蜀人楷模,既然知道左相将危及我蜀国,为什么不加以阻止呢?”

华恒急忙行礼道:“臣无能,左相手握重兵,主上又是毫不提防,唉……”以华恒的才智本来应该想出更多的办法,只可惜一想到他的对手是那个一直压制自己的刘渊,则没有了半点的信心。

白蓁心道不能和他继续绕弯子下去,道:“丞相所言虽然有理,但本宫有几句话,不知丞相愿不愿意听!”

华恒早就对这位贵妃娘娘刮目相看,而且此时白蓁已经恢复国母威仪,自称“本宫”,忙道:“请娘娘示下!”

白蓁道:“左相乃我蜀国忠臣,主上因何不疑他有贰心,只为他曾数度救主,这是主上宽厚仁爱之故,但是我等臣子、蜀人对左相却不得不防,因为他毕竟还不是蜀人!”

华恒急忙点头,刘渊的反意还没有完全暴露,现在只是蜀人妄自担心而已。蜀国历史上从未见过有如此臣强主弱的局面,蜀人担心完全正常,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刘渊本身不是蜀人,若他换个身份,说不定现在整个成都都在计划将要如何迎接他,而不是视之如虎了。

白蓁继续道:“左相虽然并非蜀人,但是为我蜀国立此大功,主上却不能亏待于他,其实此间人人并非原来就是蜀人,都是从别处迁移而来,若是视之异类,恐怕左相不升贰心都难了!”

华恒一惊,道:“娘娘的意思是……”

白蓁道:“本宫没有什么意思,只是为蜀国着想,左相回都之后,必须册封一个与他功劳适应的官职,或者干脆封为王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