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页)

;1990年南疆市“优秀厂长(经理)”、 1992年“杰出青年企业家”;1993年南疆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这许多光环一度使区志刚成了当地风光一时的人物。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995年,由于受到社会上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该厂生产的“金田”牌摩托车一直以来营销路子不畅,造成资金链的异常紧张,终于使整个企业陷入了负债生产和无法经营的泥潭之中,开始逐渐走了下坡路。如今,除了退休职工之外,在职的半数职工已无活可干而下岗整顿学习,工厂已处在半停产的状态。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重振往日的雄风,身为该企业领导人区志刚的未来宏伟计划是有意向小型货运汽车行业转产,但这需要企业能够注入一笔巨额资金作为前提的远景构想。这也正是区志刚昨晚宴请毕自强,两人在饭桌上私下谈论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这次能够与市机械厂联合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我个人认为,这无疑是给我们中天集团的创造了一个扩张业务的好机会。所以,今天下午把大家召集来开这么个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此都会有些什么不同的意见。”毕自强一番简要的开场白了说明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接着说道:“机械厂是我市一家中型的国有企业,目前的境况已经十分不妙,处于即将倒闭的边缘上。如果在这个时候,该厂能够注入一笔资金和转产的话,或许这个企业还能缓过一口气而生存下去。该厂现任的区厂长就是我当年做学徒时的钳工师傅。或许你们都不十分清楚,就我本人来说,对这个厂子还是有一些感情的。在我办公室的桌面上,至今还摆放着我当学徒工时亲手制造的三个零部件呢。”

从毕自强的内心深处来说,这次中天集团有意与市机械厂进行合作的选择,完全不排除他想给师傅区志刚帮个忙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不过,如果此次在商业上的运作能够成功的话,中天集团从中获取的应有利益也是可以看得见的。

“具体方案的设想是什么?”陈佳林点燃了一支烟,问道。

“我初步考虑过了,”毕自强停顿了一下,瞟了陈佳林一眼,又望了望郑雪娇,说道:“让郑女士的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陈总负责的对外贸易公司和市机械厂三方共同出资参与,成立一个挂着中外合资企业头衔的‘南疆市三鑫汽配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方面绝对控股。郑雪娇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区志刚出任该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佳林出任该公司的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去年,自从郑雪娇投入廖明超的怀抱之后,她便成为廖明超和毕自强两人之间那种官商勾结关系得以更加紧密相联的桥梁。廖明超为情爱而心甘情愿地埋单,替情人郑雪娇在湖畔高级住宅区里购置了一套四房两厅,让她在本地安居乐业了下来。与此同时,毕自强借给了郑雪娇十万港币的现金,让她返回了香港一趟,并在当地办理注册了一家名为“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的“三无公司”(注:即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这样,郑雪娇在内地便堂而皇之地使用港商身份,被人称之为来自“香港的女老板”。在南疆市的社会上,她开始频繁露脸和出席一些的活动,以便寻找合适的商机进行所谓“空手套白狼”的商业运作。

“我刚接手财务这一块不久,虽然还不算太熟悉,但对集团公司整个资金链运作的基本状态也有所了解,”会议上,白薇薇见众人皆默不作声,便打破沉闷地问道:“有很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这个计划中新成立公司需马上要投入一个亿的资金。如果要拿到绝对控股权,我方公司和香港方面至少要投进去五千万元以上。毕总,让我不太明白的是,这笔钱究竟从哪儿来?目前,据我所知,集团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不足三千万元。”

白薇薇对所谓“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雪娇的底牌那是十分清楚的,知道那不过就是挂着一个空壳而已。不过,想要成立一个中外合资性质的公司,自然少不了要有外方的参与。她只是想不通毕自强究竟有什么变魔术的本领,又将如何解决资金渠道来源的这个问题。

“不单是我们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市机械厂目前的状态也根本没有散闲资金投入,更别说要各自都投入五千万元了。”坐在会议桌主位上的毕自强不由地站了起来,似乎胸有成竹地说道:“至于要想方设法融资到这一个亿的资金,这也就是我们成立一个中外合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我们初步的设想是,主要还是由‘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出面牵头。首先,这样能够保证取得一些在国家政策上允许的投资优惠条件。其次,再通过取得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打通各个关节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