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 (第2/4页)

最先提出种姓制度的大德圣主,从而对看中其能力给予其帝刹身份的吠陀王极为忠心,并誓死为吠陀王对抗婆门教。

面对眼前的局面,跋看得远远比其他总督要远得很。他很清楚随着战斗的延续,最终的胜利者绝对不是吠陀王,也不是婆门教,开战双方都会因为兵力损失以及粮草耗尽,而失去战斗能力。到时一直充当旁观者的萨满教就能够出来收拾残局,从而把他们全部消灭,掌握整个北方十六邦,即便不能将他们消灭,也会尽最大力量减弱他们的军力和地盘,从而扩大萨满教在吠陀的影响力。

虽然跋曾多次向其他总督提起过对萨满教的怀疑,但是却丝毫无法引起其他五位总督的注意,这些总督都和萨满教关系极为不错,身边最宠爱的小妾也都是萨满教赠与他们的,所以每次跋提出萨满威胁论时,那些被酒色财气所迷的总督们都会顾左右而言他。

或许是跋感觉到其他总督跟萨满教可能有所交易,所以他决定以一己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场战争结束掉。他的想法就是聚集所有军队,以婆门教防御相对薄弱的达陀平原为突破口,北上贯穿整个婆门教所控制的邦郡,与身处北疆的六十万吠陀精锐取得联系,让他们南下平定北部邦郡的婆门教,最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南下攻打月护军。也正是抱定了这样一个主意,他将自己将近八成的军队全都秘密的调派到了伊兰特邦的北方,随时准备进攻,而进攻的最佳时机就是等待婆门教大军攻打产金之地达荼邦的当天。

第519章

“总督大人,前方探子回报,婆门教主力大军已经东移,准备攻打达荼邦。”巴提雅城临时总督府中,一名吠陀将领模样的人手中拉着一卷文书,小跑似的冲了进来,见到跋气还没有来得及喘,就急声汇报道。

跋听后,面露惊喜,抢过文书,展开仔细的看了一遍后,连声赞道:“好!实在太好了!”

这么多天一来,跋一直都在等这个消息,等待这个出兵的信号。他早在六天前就故意在大白天将巴提雅成以及整个伊兰特邦的税收财宝全部运送到达荼邦,统一交由达荼邦的总督管理,主要用于招兵买马。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要让婆门教的人全都知道眼下达荼邦聚集了北部十六个邦郡将近八成的财富。

对于北部婆门教势力的弱点,一直敌视婆门教的跋非常清楚。北部的婆门教势力信徒众多,他们一点也不缺人,而且在开战之前,北部婆门教势力将原本应该和吠陀王的粮草一起运往北疆的军粮给截停了,所以他们也不缺粮。他们现在真正缺少的是钱,是支撑庞大军队的军资。北部邦郡不同于其他方向的邦郡,这里由于直接面对北疆,经常都会受到北疆异族的滋扰,使得这些邦郡民风彪悍的同时,也没有多少财产可以留下。由于北部邦郡没有太多油水可捞。吠陀王又不会将最能聚集财富地伊兰特邦和达荼邦交给婆门教,这就使得北部婆门教在湿毗奴城的高层眼中形同鸡肋,每年拨给北部婆门教的援助资金也越来越少。

这次北部婆门教自发的将信徒组成军队,意图控制整个北部邦郡,但因为没有军资,使得军队的组建曾一度受阻。后来北部婆门教的主管僧侣不得不站出来,对众许下诺言,只要消灭了吠陀王在北部的势力。那么所有加入婆门教大军的人都能够获得一笔丰厚地薪金,即便是战死了,其家人也能得到婆门教的照顾,并且除了薪金以外,还能分到一块相对肥沃的土地。

婆门教主管僧侣的承诺很好的鼓舞了婆门教的士气,所以一开始地时候。北部婆门教大军可以说是高奏凯歌,连连攻下与他们控制邦郡相邻的几个城邦。可是当吠陀王的北部势力开始缓过气后,装备精良的王权大军抵挡住了婆门教大军的如潮攻势,使得战局变成了胶着状态。在这个时候,由于北部婆门教内的储存军费消耗殆尽,使得整个婆门教大军士气极速下降,北部婆门教大军不得不退出几个次要的城邦,收缩战线,以免被吠陀王的军队各个击破。

跋就是借着婆门教急需用钱这点破绽,以大量的金钱为诱饵。将婆门教大军引到东部的达荼邦,而自己就可以集中所有兵力。实施自己早就谋划好地计划。

跋来回走动了几趟后,命令侍从将一张北部吠陀的军事图给摊在桌子上。然后对门口地亲兵吩咐道:“立刻去请蒙达迦将军过来。”

在召令传下去没有多久,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从门外传了进来,只见一个身材高大、体形威猛地昆仑奴走了进来,在他身上除了那件风格迥异的铠甲以外,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背在身后的那柄巨型宽刃剑,很难想象这柄比成人腰部还要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