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人们发现威慑纪元是一个很奇怪的时代;一方面;人类社会达到空前的文明程度;民主和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却笼罩在一个独裁者的阴影下。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一度是消灭极权的力量之一;但当威胁文明生存的危机出现时;科技却可能成为催生新极权的土壤。在传统的极权中;独裁者只能通过其他人来实现统治;这就面临着低效率和无数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人类历史上;百分之百的独裁体制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技术却为这种超级独裁的实现捉供了可能;面壁者和持剑者都是令人忧虑的例子。超级技术和超级危机结合。有可能使人类社会退回黑暗时代。但大多数人也承认;目前还不到停止威慑的时候。随着智子封锁的解除和三体世界的知识输入;人类科学飞速发展;但与三体世界比;还相差两到三个技术时代;只有当两个世界科技实力相当时;才能考虑停止威慑。

还有一个选择:把威慑控制权交给人工智能。这一选择曾被认真考虑;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它的最大优势是威慑度极高;但最终被否决了。把两个世界的命运交付给机器;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试验发现;A。I。对威慑所面临的复杂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几率比人要低许多;因为这种判断本身所要求的不仅仅是逻辑推理能力。另外;在政治上这也不会使人们感觉更好;这不过是把人的独裁转化成机器独裁;从政治角度看更糟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智子对A。I。的干扰。虽然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但仅仅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就使这个选择成为不可能。

折中的选择是更换执剑人。即使不考虑以上的因素;罗辉已是百岁老人;思维和心理随时可能出现异常波动;把两个世界的命运放到他手中很难让人放心。

程心恢复得很快。医生们声称;即使那把手枪中的十颗7毫米子弹全部击中她;即使她的心脏被击碎;现代医学也能把她救活并恢复到与正常人基本无异的健康状态;但如果大脑被击中就没救了。

据警方透露;维德几乎成功。世界上最近的一起谋杀案发生在二十八年前;而这个城市已经近四十年没有谋杀犯罪了;警方对预防和侦破谋杀案已经生疏。是另一名执剑者候选人;维德的一个竞争对手;向警方提出警告;但他也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以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敏锐觉察到了维德的意图。半信半疑的警方耽误了很多时间;直到发现了维德伪造AA的电话时才采取行动。

许多人到医院来看望程心;有政府、联合国和舰队的官员;社会各界的人士;当然也有AA和她的朋友们。程心现在已经能够很容易地分辨现代人的性别。同时也渐渐适应了外表完全女性化的现代男人;感觉他们有一种她的时代的男人们所没有的优雅;但他们还远不可能对她产生异性吸引力。

随着陌生感的消失;程心渴望进一步了解这个时代;可目前她还只能待在病房里。

这天;AA在病房中为她放了一部全息电影;说是本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名叫《长江童话》;取材于李之仪的《卜算子》“君住长江头长江尾。。。。。。”。影片描写一个没有具体年份的上古田园时代;分别居住在长江人海口和源头的一对情侣的爱情。整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不可跨越;他们从未见面;连想象中的相会画面都没出现过;但他们的思念之情却被表现得无比凄婉动人。影片的摄影也十分唯美;长以江入海处江南的清丽婉约和源头青藏高原的雄浑壮阔相互映衬;令程心陶醉。

影片丝毫不见她的时代那类商业化的张扬;故事像长江一样从容流淌;使她融人其中。程心想到;她现在就在时间大河的江之尾;而江之头却空荡荡的。。。。。。

这部电影激起了程心对新纪元文化的兴趣;当她能走动时;AA又带她去了画展和音乐会。程心清晰地记得公元世纪在798厂和上海现代艺术双年展中见到的那些变态怪异的东西;很难想象那时的艺术延伸到现在是什么样子。但她看到的画都很温和写实;而柔美的色彩中又跃动着生机和情感;她感觉那一幅幅画就像一颗颗心;在为自然和人性之美轻轻跳动。至于音乐;她感觉听到的都像是古典交响曲;让她又想到了那部影中的长江;厚重雄浑又从容舒缓;她像是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江面的水;不知不觉中感到不是水在流;而是人在向上游走;她就这样被带了很远很远。。。。。。

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与程心想象的完全不同;但也不是简单地回归古典;更像是自后现代以后的螺旋升华;完全建立在一个新的美学基础上;比如《长江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