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1/4页)

不要说法门万千,其实纵使修行同一种法诀,每个人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会出现成就不等,精进不一等等情形。所谓法诀,亦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其中的每一步、每一法,究竟每个人能领悟多少,做得几分,却也是完全不同的。”

陆正听到此,若有所悟的点点头,不要说修行法诀了,即便是扫地浇花,也是有的人扫得干净,有的人怎么都是乱扫一通。这是老师李仪讲解过无疑行的一种,行而无疑,就当尽心而行,扫地就得好好扫地,有一处没有扫到就不算是扫地。当时陆正深受震动,因此他做每件事都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也是在日月庐中养成的习惯。

白衣人又道:“所以为何修行人最重师传,因为法诀是死的,修行之人虽能照之修炼,但是不明之处如何领悟、变化之时如何保任、度劫之时如何应对,都是需要师父或指点关窍,或在旁守护,方能一一安然度过。

当然师父和师父也有区别,有的师父眼明心明,对徒弟的修行境界,心性天赋等等都了如指掌,常常能够知道徒弟会在哪一步出问题,能够提前的想好应对的办法,让徒弟安然度过关口。而有的师父,虽然自己修行有成,却未必擅长教授弟子,一不知徒弟之情实,二不明修行之道本末,只是一味呵斥,百般督促,天资高、根器大的徒弟或者还能侥幸自悟自成,若是一般之人,往往被师父所误,修行便会入偏差。所以,你知道修行之道有多难了吧!”

陆正下意识点了点头,才想起白衣人却是在玉佩中,刚才这一番话,可谓是点破了许多修行的关窍,让他顿时明白了许多的事情,心中有一种恍然之感,道:“前辈,你的话我明白了,意思是所谓的修行,不在法诀,而在自我,修行之道,就在我之所为之中。每个修行之人,都该有自己的道!”

白衣人笑道:“真是孺子可教!”

陆正道:“前辈,那您为什么说心儿修行出了问题呢,难道她的师父也没看出来吗?我昨晚听她说,她师父可是堂堂的雷宗掌门,修为已经到了知天境呢?难道他也看不出心儿修行的问题,竟然毫无所觉吗?”

白衣人道:“你可知道修行劫和神通劫吗?”

这个问题之前叶小秋也问过他,想不到白衣人又来问他,此时陆正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便道:“境界解脱之劫就是修行劫,历此劫数得解脱之境,其数有六,分为身、心、道、命、天以及脱天六重;而神通成就之劫是神通劫。历此劫数得证神通法术,其数无算,因法诀不同而有差别。前辈,我这样说对吗?”

白衣人道:“你说的一点不错。那我来问你,为何修行劫数为六重,而神通劫数无数?”

陆正一愣:“这我可从来没想过?”

白衣人呵呵一笑道:“修行界之中,又将修行劫称为心劫,将神通劫称为身劫。此处所谓心。以自证何为我而言,所谓身,以何为我所行而言。你的修行已经是知心大成,修行至此,已经可以跟你谈谈这个我字了,人间凡人好谈自我,其实修行不到这一步,身心不合,形神不安,是谈不了自我的。而之所以这个小女娃的修行有问题。就是出在了这个我字!”

陆正:“前辈您的意思是心儿的身心不合,形神不安吗?但是她分明已经到了知道小成的境界了啊,难道是如前辈您之前所说,劫数一直存在吗?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心儿的修为境界岂不是应该会退转,怎么反而还会进步呢?雷宗宗主还说她不久将来就能知道大成,修成雷身呢?”

白衣人道:“我是说她的这个‘我’字出了问题,可没说这个问题会导致修行退转啊,修行之道,千变万化。其中种种魔邪之境,不可言说。你刚才说雷宗宗主惊百里是知天境的修为怎么会看不出这小女娃的问题,我告诉你,别说知天境。就是到了脱天境,也未必看得出!你没听过一句话吗,知天容易知人难!

你听好了,这小女娃根本不适合修炼御雷诀,修行这个法诀要的是心性刚烈,方能勇猛精进。一举一动,如雷行电闪,浩然其威。但这小女娃优柔内蕴,与御雷诀所要求的心性大相违背,但天资聪颖,必然能修到知天境界。但是我告诉你,在知天之前,她一切无事,但知天之后,若非渡劫失败而亡,那她极有可能就会发疯发狂而死!”

陆正听得如此,脸色大变,大声道:“前辈,有一个问题你几次三番都没有回答我,虽然我还有心想从你那儿探听我的生身来处,我的父母是谁?但是这次关系到心儿,我对您实在太不够了解,不能听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您必须回答我,您到底是谁?否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