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陆正说完这些,神识之中却是一片寂静,白衣人师父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莫非师父真的生气了,从此不理会自己了?陆正等了一会儿。正要询问师父在不在,忽然神识之中传来一阵朗声大笑,几乎让他吓了一跳。

这是白衣人师父的笑声!听着师父突然发出的大笑,陆正却是糊涂了,师父为什么无缘无故笑得这么开心?总不会是被自己刚才一番话说的气愤之极,转而嘲笑自己吧!但是不对啊,在自己的七情感应之中,师父不仅笑得很是轻松、很愉悦,而且笑声之中还带着一种赞叹和激赏之意。

陆正刚要开口询问师父为什么大笑,就听白衣人道:“陆正啊。你很好,很对,很不错!没有让我失望啊!”

陆正诧异道:“呃,师父。怎么你不生我的气吗?”

白衣人反问道:“哈哈,我为什么要生你的气?”

陆正听得师父说话轻松,又恢复原来那种平和,忽然明白了过来。道:“哦,师父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是故意的,是用来试探我的对不对?”

白衣人道:“傻小子。现在才反应过来吗?难道你以为跟你讲道理才算是教你吗?再说了,师父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你自己不长脑子,只会一味听师父说什么,那不如让师父来替你修行好了,还要你来做什么。”

原来师父并不是故意针对赤先大长老,而是在考验自己,陆正不由暗暗松了口气,道:“我就说觉得师父您怎么会无缘无故对赤先大长老有这样的大意见。不过,师父你这样做是为了考验我什么呢?请恕弟子愚钝,还没有完全明白师父的用意!”

白衣人呵呵一笑道:“真是个傻小子,我要是不如此,怎么知道你确然已经有了知道大成的心境呢!陆正啊,修行之人,到了这一步,就要学会自己做主了。否则的话,又该怎么继续往下走呢?凡事有师父在一旁指点固然是好事,但是始终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长。

知道境为什么叫知道境?与之前的知心和知身不同,身心未成之前,彼时身心无知犹如孩童初生,自然需要有人处处照顾,步步相扶。但是身心相合之后,犹如孩童已经长大,已有自立之能,入于知道,便是身心之觉。此后于茫茫天地之间,何去何从,便要自己拿个主意了,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而做,就需要自己去承担了。所谓道,并非天地之间的路,而就是你那一双脚啊!知道,正是你要明白该如何去做。

其实修行人在知心大成证我之后,便是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所求证的我在天地之间当何去何从,该行何事?再进一步,就是做什么样的事、怎样做事才不会丢掉这个已经形神如一的我。所谓歧路则失,路遥不归,如何在纷繁的天地之间不屈于外、不丧于物,不为万物所改,而亦无伤于万物,始终能够在所行之求证诸行在我的境界,在佛门之中称为‘法如我境’。”

陆正听了恍然有觉,道:“师父,弟子忽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之前弟子在知身大成的时候,度过幻劫,在知心大成的时候度过魔邪劫,但是现在师父您说弟子已经有了知道大成的心境,那么要度过知道大成,弟子要面临什么样的劫数呢?这知道劫一定很难度过吧,不然为什么说自古以来的修行人大多都过不了知道这一关呢?”

白衣人一听,又忍不住笑了起来。陆正奇怪道:“师父,您怎么又笑了,难道弟子又说错了什么了吗?”

白衣人止住笑声,道:“陆正,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何为修行劫数啊!我来问你,如果你肚子饿了,你会做什么?”

陆正道:“当然是想办法填饱肚子了,这还需要问吗?”

白衣人接着问道:“那如果你的肚子不饿呢,你还需要想办法填饱肚子吗?”

陆正道:“那当然就不用了。师父你到底想说什么,怎么还扯到了肚子饿不饿的事,以我现在的修为,自然能够在静定之中采摄炼化天地之间的生机灵气滋养形神,就算不吃东西也无所谓啊,但如果是烤肉吃的话,那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吃东西也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我嘴巴馋了!”

白衣人叹了口气,道:“傻小子,怎么就只知道吃,我在说的可不是肚子饿不饿的事,而是说有些劫数,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经历的。就好像你肚子不饿,干嘛还需要去填饱肚子呢?”

不需要经历劫数?陆正感到十分意外,道:“不需要经历劫数呢?这是为什么,修行不就是要经历种种劫数,然后才能修成种种境界,得到步步的解脱,不是吗?”

白衣人笑着道:“你说的当然没错,那我问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