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 (第1/4页)

但对于陆正来说恰恰相反,他就是悟得多而行的少,炼器之道正合适他去锤炼一身的法力以及法术变化。而他所用的炼器之道有所不同。并不是普通的天雷或者真火的凝炼之道,而是以七情心感物,使物自然而解,达到提纯和唤醒之效。这便是白衣人师父所教的心炼之法的基础!

换言之,陆正的凝炼物性之法,是与物感通为一,让材料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然后与之同受七情,如同炼化自己的形神一样去炼化材料。这种方法自然和其他的凝炼之道有着极大的不同。无论是真火还是雷法。在炼化天材地宝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对物性有所冲击和改变,甚至伤及物性,虽然对成器并没有什么妨碍,但是却不如陆正这种办法是毫无任何触动,所达到的效果来的自然和玄妙。

此时,在兰瑶的注视下,那块寒魄在陆正手心之上转动不休,渐渐有光彩折射而出,那寒魄慢慢变得越来越晶莹剔透。看得久了,光彩在脸上闪过,兰瑶忽然不自觉的微微一笑,心里莫名流出了快乐之感。她并没有在意,一心好奇地盯着那精美绝伦的寒魄。但是看着看着,她忽然又觉得心里涌出一阵悲伤,紧接着又有一股怒意升腾而起,兰瑶一愣,有些迷迷糊糊地伸手就向那块寒魄抓去。

陆正察觉其变,回头冲她沉声一喝,震动她的元神。兰瑶顿时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顿时羞红了脸,急得冲陆正道:“你,你用法术捉弄我!”

陆正呵呵一笑,心道:“你若是没有艳羡好奇之心,也不至于被七情所感,不过看在建木之精似乎只是四情之身,只有喜怒悲恐。”但是口中却道:“这是我在炼器,你自己上来滚看受到了影响,又来怪我!站远一些,不要太过投入看着,否则会受到影响的。”

兰瑶道:“你说这是寒魄,那究竟是什么,你到底要做什么法器?”

陆正笑着问道:“怎么?你想学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可得做我的弟子才行啊!”

兰瑶当即呸了一声道:“你做梦,要是我做了你的弟子,岂不是要被你整天欺负。”

陆正摇摇头道:“只有整天欺负别人的人,才总是担心其他人欺负自己。”

兰瑶哼地一声,陆止一说的可是事实,他可不就是整天其他其他的建木之精嘛,一时无言以对。陆正也没有继续取笑,而是专心凝神注意自己手中的寒魄,此时寒魄已经被凝炼的差不多了,其中杂质尽除,原本散逸的寒气此时一点儿也不再外泄,被一股法力包裹完全收拢在了寒魄之中。而寒魄本身也已经变化了模样,再不是原来那种不规则的样子,而是变成了圆圆的一块。(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三火衍七相

陆正的心炼之法以七情炼化寒魄,所谓的七情当然不是凡人所谓的七种情绪,其实是三火衍七相。所谓三火,一为身中火,二为心中火,三为天之火,身中火发于其身,心中火便是其正定之念,而天之火则是来自于火灵神树的火之神。三火齐聚,衍于七情之中,所以其实应该说是七情之火。此火有染化之功,所以才会激荡一边全神贯注看着寒魄变化的兰瑶产生七情之变,不过她并非七情之身,对于其中一些变化并无所受。

一般修行人当然也能修成三火,但是三火衍成七相却是未必了。在道门修行之中,当三火出现,往往是修习静功,以涵养三火,使之得到滋养而不用,称为含光固济之法。佛门之中也是如此,虽无三火之名,但是静定之功则是相同的。这一点就看出御龙诀和其他修行的不同之处了,三火衍为七相,发用而不散,无偏无僻,无得无失。

这块寒魄本是陆正在习练白衣人师父所传授的感应物性之道的时候,偶然在溪流之中所得。天地有宝,散落天地之间,蛮荒之中有造化之奇,修行人随机缘而得。这块寒魄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天材地宝,物性精凝,可以作为炼制神器的材料。当时白衣人师父就说假如陆正学过御山诀,就可以将之炼化成器,十分适合用来炼制山宗法器。

七情炼化只是第一步,完成了物性凝炼和激发的过程,寒魄从方圆不整的状态变成了一块可以放在掌心的一个圆块,不薄不厚,晶莹润泽,内种仿佛还有七色彩光不时山洞,显得精美异常。对于炼器来说,这当然还没有完成,只不过是寒魄本身物性被完全的唤醒和激发,但是陆正尚未赋予其真正的妙用。炼器之道接下去的一部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赋予法器真正的灵性和玄妙变化。这不仅仅需要炼器者本身对于所炼制的材料的认识之精准,更是神念达到一定程度的修为,更够赋予法器炼器者本身法力之中所具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