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 (第1/4页)

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陪伴的只有彼此和天地。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他们,彼此一定很相爱吧!渺渺这么想着,形神之中不由泛起一阵疲倦,刚才抵御寒流,消耗了她不少的法力。她是妖物,没有选择立即行功恢复法力,而是直接就在篝火边卧倒,沉沉地睡了过去。

就在渺渺睡着之后,忽然山洞之中有点点的光亮出现在了虚空之中,晶莹闪烁犹如星辰之光辉,美丽异常。而这些光辉居然是流动的,它们围绕在渺渺上面不断地旋转起来,流动中的光辉形成一道道流光痕迹,因为旋转汇聚成一个漩涡。渐渐地,漩涡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晰,也转动的越来越快,光辉向中心凝聚,最终出现了一个光点。光点发出了明亮而柔和的白光,在倏忽之前,漩涡消失,一个小小月亮重新出现在了渺渺的头顶上。柔和的白光洒在她的身上,开始洗炼她一身的疲惫。

渺渺的身躯在这种白光的照耀之下逐渐放松下来,形神运转悄然而安宁,所有的疲惫、倦意、惊慌等等各种心迹逐渐消散。睡的更沉了,入梦更深了,就连她的神识也被安抚不再与外界感应,而因此渺渺就没有发觉在白光之中隐约现出了陆正的身影!(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逍遥迈步来

这个陆正的面容在白光之中一闪而逝,却是露出了一个十分困惑却从中透出几分明悟的奇异表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渺渺当然不知道,自己和陆正偶然来到的这个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当初陆正在日月庐之时,老师李仪弄到冰肌玉骨鱼的火眼冰池。万年寒冰和万年地火相冲之地,水火相炼的奇妙之处,修行界之中的一处造化绝地。

而渺渺所发现的这个洞穴,自然也是李仪所布置而成,这是他为了在想吃冰肌玉骨鱼的时候来到这里住上一阵子所准备的。只是自从陆正进入日月庐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在这个山洞里住过,虽然也来捕过冰肌玉骨鱼,只是捕鱼之后便匆匆去了,并没有多留一步,直到后来,日月庐封印。因此这个山洞之中的属于李仪的气息自然也渐渐地沉淀了下来,融于地气之中。

李仪是脱天境的高手,只要他不愿意,一身气息自然不会随意留下,所过之处如雁过长空,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这个地方却不同,此处是他安心享受美味之地,冰肌玉骨鱼是他毕生挚爱的美味。讲究饮食,苛求色香味形器的他,必然也会对享受美味的环境有所要求。因此居处所在的山洞,自然也如同被他所炼化过一般,等同于他随身洞天。

修行人的随身洞天还有一种意思,那就是修为到了知道大成的境界,立身之处便是身心自如之境,与周围的万物相合而不相欺,融融泄泄,宛如是回到了家中一般,随身所在,所任之地,便是安心之所,此为随身洞天,也就是随处可成一方天地的意思。

因此这个山洞也等于是已经被李仪炼化成境。但是李仪的修行并不强行炼化万物,只是与之相融。这与道门和佛门的洞天境界是不同的,无论是道门还是佛门,在立身之处展开身心的时候。总是带着炼化万物的痕迹,往往离去之后,曾经立身之所已成别样之境,如在天地之间别开洞天。

但是李仪却不同,当他在这个山洞的时候。整个山洞便是他的家,但是等他离去之后,这个山洞又会还原成为原来的山洞,没有任何改变。这是李仪与万物之间的相处之道,万物则还之为万物,只是在变动之中偶然成会。这并不是说李仪的修行就比佛道更为高明,其实仍旧是在知道之中的洞天境界,只是玄妙不同罢了。

渺渺无法感知这一切,毕竟她与李仪的境界相差的太远了,由此而言。陆正也本是不可能感应到什么的,但是恰恰有两点巧合,造成了不同的情况。其一是现在的陆正并不是陆正,他沦陷情心劫之中,失去了自我,只有七情生动,与天地万物感应不休。这样一来,等于是知道境的陆正是感应不到脱天境的李仪的气息的,但是因陆正可是在日月庐生活了那么久,自然非常熟悉老师李仪的气息。彼此之前七情交感共鸣也不是少数,所以他的七情却是可以感应到李仪所留下的气息的。

其二,如果仅仅只是感应也就罢了,但是别忘了白衣人还教会了陆正心炼之法。更是造就了陆正七情炼器独特法门。天地之间的生灵,无论是几情之身,都是在七情之中形成了自己的样子,而陆正竟然能以此法炼器,可谓世间独一无二的法门。

所以一路行来,只有七情的陆正不断炼化万物的气息。一路之上除了天地万物的各种气息,其他特殊的如五色峡之中的五色石的恒定之气,再有蛮荒之中一路上的奇花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