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 (第1/4页)

也许是云叶尊者不知在哪儿出了纰漏,或者是在言语之中露出了马脚,可能是被苦行僧察觉了些什么,引起了怀疑。但苦行僧自己已无法走脱。仓促之下掩护那白虎逃离了欢喜山。依云叶尊者的神通境界,白虎逃离一定是在他发觉之前,等到他反应过来,白虎已经是无影无踪的。否则白虎也逃不出他的手心。

白虎出逃,对云叶尊者来说当然是一个威胁。但是让云叶尊者感到庆幸是,白虎是妖物!一头白虎妖所说的话又怎么引起佛门修行人的注意。而且退一万步来说,一头白虎妖物之言又怎么可能比他一代佛门长老更有说服力呢?

云叶尊者虽然有恃无恐,但毕竟这是一项变数。于是他一边在修行界四处查访这白虎的来历和下落,一方面也抓紧进入了日月庐。一来可以亲眼求证一番陆正是不是三教子,此外也可以从陆正那里打听一下有关白虎的事情,于是才有了当初金刚神突然来到日月庐中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陆正亲眼见到的,而是在嗔心和尚所造幻境之中,听见嗔心和尚说到此次佛山着急十山三僧再立世间尊的法旨并不是出自三十二相而是出自云叶尊者这一句之后,在一念之间想到的。

一念之中能够想到那么多事吗?能!因为陆正已是知命的修为,定心具足命转之功,在一念之中现三千过往,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神通。修行入知命境能知身从何来,心向何处,因命之知从而对于自己的过往会有另外一番的审视,一切经历会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面貌,过去、现在、未来之种种因缘纠缠显出命数之条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莫问前行向何处

PS:看《圣踪》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一念三千回转,是非纷纭洞彻,却不过是嗔心和尚话中最后一个字声音刚刚散失之际,只听陆正脱口便道:“原来大师之忧虑就是出自云叶尊者!”

此话一出口,当即引来嗔心和尚目光一转,目光之中似大有深意,陆正不由心中一动,顿时明白过来。这嗔心大师特意耗费神通开辟幻境与自己密谈,张口便说出再立世间尊的法旨出自云叶尊者,让人觉得他对云叶尊者别有所识,倘若心中对云叶尊者一样抱有别见的人一听,很容易便会应声附和。事实上自己果然也是一句话便露出了心声,这位大师瞧来刚毅木讷,但实际上却是心明非常啊!

不过陆正却并不在意这点心机,他也能够明白嗔心和尚如此谨慎的缘故,毕竟自己刚才已经告诉他曾得苦行僧救助,而云叶尊者正是苦行僧的师父。陆正自己刚才一念回转猜测到苦行僧可能是受了云叶尊者的暗害,但是嗔心和尚却未必知道这些,当然会对自己有所戒备。

想到这些,陆正又继续说了一句:“刚才听闻大师曾说在心中以师礼相待金刚神,既敬且崇。莫非大师之忧虑,是对金刚神欲撇开三十二相尊别立世间尊之举,觉得有什么不妥吗?”陆正这话说的坦荡,丝毫不遮掩。但他的话中无论是提及嗔心和尚以云叶尊者为师,还是从之前的云叶尊者改称金刚神都让嗔心和尚有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

嗔心和尚已明陆正之心,心念已定,道:“施主来自人间,当知人间有帝王统治诸事。但佛门之世间尊虽与人间帝王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人间帝王更迭之际,每都动乱发生。世间尊换代,往往也有一些暗流汹涌。只是修行人与凡人不同。见微知著能守进退,所以乱不生而事已定。本来莲华尊既已圆寂、三十二相散念削法,神通已失,先立其他高僧暂代世间尊也无不可。但云叶尊者此事作于此时便有些不妥当。”

陆正道:“哦?大师可否详说缘故?”

嗔心和尚道:“刚才施主所言贫僧忧虑源于云叶尊者,不能算错,却也不能算说中贫僧心思。眼下之修行界,正如原来的天宗宗主、道门曾经的代辅天渊无咎所说的一样,眼看就是妖物之乱再起。断慈山卷土重来,必然爆发一场天地浩劫。天地有变,不是人力可及,劫数要来还是会来,无论佛道,修行人只能各尽本分。

大难在前,自当更需上下一心,精诚一致。这些年来渊无咎以代辅天之尊奔走修行界,多番与莲华尊商议应对之策,虽多遭非议指责。但着实有可敬之处。不过这一次率意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