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部分 (第1/4页)

看着玄黄一脸自信的样子,陆正只好承认自己见识有限,实在猜不出自己这位前世究竟想要做什么。他虽然能够感通玄黄,却无法洞彻玄黄心中一切。而此时的玄黄在说完那番话之后,心中也有些忐忑,他等着蚩尤的回应的同时也在思索着,若是蚩尤能够答应当然最好,如果他不答应,那可就要再想别的办法了,不然自己纵然能够以神通压制蚩尤的。但只怕也无力再去种下篱笆,分出人间和修行界了!

蚩尤不语,玄黄自然也不说话,但是目光却没有半刻的偏离。烛九阴身在两者之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时地将目光投向玄黄。但奇怪的是,每当玄黄对她报以一笑之际,她却反而是轻哼一声,转过脸去不再理会了。等到过一会儿后。却又继续把目光扫过来,倒是让玄黄心中苦笑,感到这烛九阴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既然喜欢自己,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矛盾的举动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无极大阵之中无天无地,因此也无万物流转之变,静谧无息,全然没有任何时光流逝的变化之感,因此在这无极大阵之中根本就没有时空之变。陆正这一念虽然并不是真的在无极大阵之中,但也能感受到这种玄妙之感。整个大阵若不是有天地双妖和玄黄在,让他的感应有所着落,否则若是单纯的让他感应命镜之中化显的无极大阵,只怕他的元神将会瞬间沉沦、板荡不已。

但因命镜所隔,陆正所见不过是红衣人师父引动他命镜之中所见的种种幻化之念罢了,并不是真的无极大阵。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元神板荡之伤,而且对陆正还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妙益之处。

妙益之处何在?修行之道,知命境之后便是知天境界,一境之隔,却是判然两途。若不能破命知天,那一世修行永无望能够入不死而得窥永生奥妙。知命修行,可以说已经是天地之间修行的尽头,因为向上一步,是要与天并齐,否则也就不叫知天境了。

另外一点,修行到了知命境界之后,也接近到了神通法术修行的尽头,从此神念感应或可继续扩大、法力可以随着修行更为深厚、法术也能随着见识的广博而增加玄妙,但是想要继续再有任何的变化,却是不可能了,那需要的是超脱天地变化之外,已经不是在天地之内可以施展的了。哪怕是修行到了知天境,神通法术之中有了天化之变,事实上仍旧是在天地变化之中,只不过对天地变化的领悟更深,施展法术之际能应天地之妙罢了。

要做到破命知天,但修行人却往往并不知道何者为天,只能从生生不息之道去悉心体悟。所谓生生,即从无中生有。什么是无中生有?天地万物都是以有生有,蠢动含灵都因父母之精血变化而成,并不是无中生有。真正的无中生有,便是如陆正在两界山所感悟的天地之道中的境界,才有几分的相应。

破命知天,需要道生一悟。此种顿悟,并不是知见依索而成,更非制念感应,但并非知见也不离知见,并非感应也不离感应。要获得这道生一悟,有着丰富的知见感应当然是最好的,除了神念感应之中的万物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前生后世之变的体悟。但在这诸多知见感应之中,最最有益处同时也是最难的,就是能够观照真正的“无”!

也许有人会问,修行人要体验无还不简单吗?无论是佛门还是道门。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法门,可以让修行人体悟空无之境,为什么还说是最为困难的呢?因为这时候修行人要体悟的“无”,并非那等空无之境,既不是制念无。也不是同体无,更非舍念无或者缘起无,而是真正的天地无,正是无极大阵之中的无!

此中无,并非真空,并非无我,并非周流,依佛门而言乃在空有双含之时,依道门之修则为有无恒常之际。如果能够见到这样的境界,当然对于成就道生一悟。破命知天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简直是所有知命境修行人都想要得到的机缘。

但事实上这却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很简单,若不是知天境,是不可能得窥此中无的境界的,因为根本无处可得,就算有知天境的高人有心相助,也是无法令其见识的,谁能将自己的体悟拿出来给人呢?根本是无法办到的,这不是神通玄妙的问题;因而若是窥见了,便肯定已经是知天境界了;若不是。则根本不可见见到,就这么简单,也就这么绝对。

陆正却是例外!只怕是天地之间唯一的一个例外了!此种天地无之境,是绝对不可能因他人而见的。陆正是由白衣人师父催动他的命镜而见的。因为他的师父是亲身经历过无极大阵的。所以才能让陆正看到。否则只是自身领悟的天地无,也是同样无法给陆正的。另外一点,就算其他的修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