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从龟甲里穿了出来一般,乃是玄武。在它的背上还负着一块沉甸甸的黄金板,上面布满了无数玄奥的山水纹路,正是道门神器地衡。

“烛九阴,你确定他的修行,真的已经到了诸法不及的境界?”

这个声音带着嘶嘶风鸣之声,若隐若现的出现在东方虚空之中,似乎无处不在,就在风中隐藏,随着流风渐渐显露身形,头角峥嵘,须髯飘飞,浑身遍布风涡气旋,竟然是一条青须青髯浑身覆盖青色鳞甲的青龙!在他前足的爪子上,抓着一支金色小箭,正是道门神器惊闻令!

“不错嘛,入了道海,上了佛山,竟然修到了诸法不及的境界,那玄妙初和昙华藏加起来也不是你的对手啦!哈哈哈。”

南面虚空之中,一只金色的爪子生生把虚空撕开了一道口子,一只额头长着银色独角、没有耳朵的金色狮子,从那道裂缝中跳了出来,嘶吼不已。在它的身后,还有一只浑身长满五色斑斓羽毛的凤凰和一头体型巨大、憨头憨脑的白虎。

这银角无耳金狮正是梼杌,在他后面跟着的是朱雀和白虎。梼杌的银角上悬浮着一颗绿色的宝珠,荡漾出一股强大的生机,乃是道门神器太阴珠。朱雀爪子里则抓着一根干黝黑如炭的树枝,正是道门神器精微木,而白虎脖子上挂着一个铃铛,正是道门神器钟情铃。

“诸法不及,差一步就进入佛祖和道祖那种诸缘不及的境界了,还怎么打!这场赌阵,算是我们输了,但是,却不代表那些贱种的人类赢了!”一个瓮声瓮气声音在西面响起,但却没有现身,是饕餮。

众妖纷纷现身,身躯都是各类异兽,开口说话却是与人无异,而道门八大神器果然就在他们手中。这时,天镜忽然自行放出一阵白光,虚影镜面又涨大了十倍,一个白色身影从中跨步走了出来,身带万千风流!

千里之外,离地三千丈的高空之上,一僧一道两人站立云端,凝望远处那座惊世骇俗的大阵,也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

那名道人个子十分矮小,看面目竟然是一个七八岁的道童,柔嫩可爱,眉毛极淡,倒是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他身穿黑色道袍,手持一柄银丝拂尘,满头黑发束成道髻,上面歪歪斜斜插着一支碧绿的龙形玉簪。这名道童看着远方的大阵,粉嫩的脸上,时而便会微微一皱眉头,若有所思,显得十分可爱。

身旁的僧人看起来三、四十岁,光头,打着一双赤脚,两道剑眉斜入鬓角,面容无比刚毅。他身上穿的僧袍鲜红如血,背着一把样貌古朴的黑刀!僧人眼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沧桑意味,站立之时更有一种无形的威仪,显然年纪比形貌所显示的还要大的多。

一个和尚,竟然负刀云端,散发出一种别样的英武之气。

如果是有修行人看见这二人,一定会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恭恭敬敬的向二人行礼。因为这二人中的那名道童,正是当今道海之主——道门第七代忘情天,道号玄妙初。而那个身背黑刀的红袍僧人,正是当今佛山之主——佛门第七代世间尊,法号昙华藏。

序章——天地为阵(下)

两人乃是佛道二门中的绝顶人物,论起实际年龄其实两人都已经超过两百多岁了,但玄妙初却仍是一副童子模样,仿佛从来没有长大过。而昙华藏虽然是个成年人模样,却也并不见一丝老态。

就在大阵之中的众妖纷纷现身之时,这奇异的一僧一道似有感应,昙华藏剑眉一扬,后背的黑刀发出一声铿锵的低鸣,似乎立即就要脱鞘飞出。而玄妙初却是发出“咦”的一声,童稚之声中好像是有些意外,又好像有些疑问,最终喟然一叹道:“吉凶祸福,但愿天道常佑!”

昙华藏上前一步,道:“天镜、地衡、太阴珠、精微木、赶山鞭、唤物杵、惊闻令、钟情铃,这十妖以道门八大神器布阵,驱山化风,以地力困锁,聚云生雷,用天威轰击……瞧来惊天动地,声势骇人,但根本未发挥道门神器真正的神用。”

玄妙初一挥手中拂尘,声音清亮无比,道:“昙尊好眼力!这十妖中有八妖乃天地初开,混沌祖气未散之际,因造化而生的灵禽,号称上古八族。这八类妖物得天庇佑,福缘深厚,与修行人不同,不需经历神通劫,其神通法力自然随着年深日久而水涨船高,因此个个法力浑厚无匹。但天道福祸相依,也因此此辈不入修行劫,终究不能窥见解脱之道,自然不知这八件神器真正之妙用。”

这位道门最高之人,竟然是一副童子模样,但言语口吻十分老成却反而与他活泼可爱的外貌竟有一丝玄妙的和谐。

昙华藏面色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