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苦行僧道了一句:“请自便!”背起陆正就要离开。忽听得陆正在身后问道:“大和尚,这个老先生是道门里面很厉害的高人吗?”

苦行僧道:“小施主为何突然问这个?”

陆正道:“我是听大和尚说过道门十一宗,但是没听过什么山水剑宗啊,但是我听这位老先生说话,好像是道门当中了不得的人物呢!”

苦行僧微微一笑,知道了陆正的心思,当下解释道:“道门分一玄二宗八派,的确没山水剑宗,但是道门弟子学成之后,也多有创立派门的。这样的门派,都将自己归属于道门。山水剑宗,就是道门十一宗的弟子创立的。这一点倒是与佛门弟子不同,佛门弟子是不允许自己创立门派的。”

当下苦行僧又细细解说了一番。原来所谓道门,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指的是道门十一宗,又称“一玄二宗八派”。

一玄,指的是玄宗,乃是道门之祖源。传说是由道祖化身历世之时,在世间的唯一亲传弟子所创。玄宗规矩,历来只有一师配一徒,以此象征道祖化身在人间只收了一名弟子。而历来的玄宗掌门,同时也会是道门之主,尊号称忘情天,从无例外。

二宗,指的是天宗和地宗,乃是由玄宗第二代忘情天的两位护法童子所创立,因玄宗是一师一徒的传统,所以两名护法童子并不算玄宗正传弟子。此后两人各自创立的天宗和地宗,也并不属于玄宗门庭,但自然是源出玄宗。

八派,指的是阴阳八派,由出身天宗的四名弟子创立了真阳宗、太阴宗、风宗、雷宗四派;出身地宗的四名弟子创立了无极宗、崇虚宗、山宗、火宗四派。在道门之中,天属阳而地属阴,因此并称阴阳八派。

第三十一章 佛为山

所谓道门正传,就是指这十一宗。这十一宗平时各自处理宗门事务,互不干涉,但玄宗是诸宗源流,居于清都、玄都、仙都三山,称道海三山。地位超然,统领天下道门,玄宗掌门即是道门之主。

此后这十一宗的弟子又有自行创立门派的;或者传承家人,建立修行世家的,乃至于成为行游天下的散修,收徒传人的自然是不计其数,其源流皆属于道门,却不会算在道门十一宗之中,只能算得上是广义上的道门。

吴正功所在的山水剑宗,当然不在这十一派的道门之中。山水剑宗宗门座落于蒙童山,其创派祖师,乃是数百年前阴阳八派之中的山宗的一位门人。所以严格上来讲,山水剑宗只是属于广义上的道门,因为其修行的确实是道门流传出的法诀。

在修行界中,类似这样的门派,都自认是道门门派。但其含义主要是两层,其一指自己修行的是道门法诀,乃是成仙之道,这一点主要还是为了与佛门修行有所区别;其二,也是感念传承,铭记其修行来源,是修行人尊师重道的含义。

吴正功以山水剑宗长老的身份,在一位佛门僧人面前自称道门,自然不错,也是修行界由来已久的习惯。但是他口口声声的“我道门散淡已久,纲纪废弛”等一番话,隐隐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好像自己是道门中如何了不得的人物一般,但事实上即便是山水剑宗掌门,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道门人物,更何况是他。

吴正功这样说话,可不仅仅是自视甚高的问题了,要是在佛门,这属于口戒中“妄语”,按照苦行僧的修行,他不仅不能说这样的妄语,听也是不行的。所以当吴正功在他面前胡扯了这一通,他当下就告辞转身,不给一点情面。

自始至终苦行僧没有说出一句贬低吴正功的话,只是将道门情况对陆正如实介绍,刚才一言不合他也只是转身就走,更不曾对吴正功本人置以只言片语的是非。但陆正听到这里却已经明白,原来那个老头根本不是什么大人物,但说起话来却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听到这里,陆正就问:“大和尚,道门是这十一宗,我记得你说过佛门有十一山,又是哪些山呢?”

苦行僧答道:“除了佛山之外,佛门还有十座大山,说是大山,其实主要是大山之上建有十座大寺。我佛门与道门不同,不分派别,只有一宗。也不分僧侣所修法门同异,只以所属寺庙不同。

分别是欢喜山的白虎寺、离垢峰的十善寺、放光岭的无量精舍、嗔怒山的火焰庵、胜难山的离戏斋、圆满峰的般若院、远游峰的方便寺、因缘山的不动寺、无相峰的大慧寺,以及大雷音山的法雨宫。”

原来佛门跟道门不同,十座大寺之主既不是如道门那样称为掌门或者宗主,也不是跟人间佛寺一样称为方丈或者住持,而是称为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