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心儿问道:“小哥哥,你怎么啦?”

陆正看着她雪白的脸蛋,漆黑的眼睛,目光中的真诚,脸色一红,赶紧摆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心儿,我答应你,以后再也不这么做啦!”同时,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做到。相比心儿,他顿时也觉得自己以前的行为倒是有些残忍。

心儿这才重新笑起来,又去拉住陆正的手道:“小哥哥,你人真好,我们去别处玩吧。”陆正这次没有躲开,被她拉住手,感觉到心儿的小手柔柔软软,脸上又是一红,重重的点点头,牵着心儿的手,心里想:“要是一辈子都能牵着心儿妹妹的手就好了,她不嫌弃我脏!”

“佛为山,道如海,三教子,度人间。”两界山上,只听乐先生浑厚的声音缓缓的念出了这十二个字。

苦行僧大吃一惊,不复平时从容淡定,失色道:“乐先生,你也知道这句谶言?”

乐先生难得一皱眉,道:“不瞒大和尚,这句谶言已经流传千年,历代佛门世间尊以及道门忘情天都是知道的。”他说此话时候,纵目远眺,苦行僧随着他的目光方向看去,正是人间的方向。

第四十章 三教子

苦行僧见乐先生眺望人间,不自觉的随着乐先生的视线看去。就在此时,突然发生一件奇事。刹那间,苦行僧发现自己的目光竟然无视偌大空间阻隔,以及沿途种种障碍遮目,瞬间穿越山河万里,目力所及眼中所见竟然是人间华胥国中的青龙寺。他甚至看见了自己曾经打坐的那棵古树。阳光下,树上的绿色叶子脉络清晰、嫩绿透明,随着光华一转,枝叶生辉。

而就在看见这片树叶的刹那,苦行僧突感一阵神气衰弱,脚下一软,差点没当场摔倒在地。一旁的乐先生见到这一幕,扶住苦行僧,并同时迅速伸手挡在他的眼前,遮住他的目光,在他耳边喝了一声道:“灵台自摄,神气还转。”

苦行僧眼前一黑,穿越千里的神念登时被强行切断,勉力收摄灵台清明,提持心神,不再运用目力,继而运转一身周天神气,调息回元,心头烦恶之感渐去。又站立着继续调息,良久之后才恢复无恙,乐先生这才放开捂住他眼睛的手。

苦行僧睁开眼睛,冲着乐先生躬身道:“多谢先生援手!一念千里,摄取大千世界诸相,想不到先生已到了如此境界。贫僧惭愧,惭愧。”

乐先生面有歉容,弯腰拱手道:“一时孟浪,连累大师了。”

原来刚才乐先生施展大神通,以神念穿越一切阻碍切入人间,观视陆正来处,原本以苦行僧的修行来说,修有佛门六神通之天眼通。此神通基于心念,心念越强,则神通越强。天眼通修行之初,便能于定中目见至极远极微,这当然与陆正的那种以心念造幻的小神通不可同日而语。

等到天眼神通渐渐修至大成之后,其中奥妙玄通就远远不仅如此了,单就所见而言,但凡心念所及,都能一览无遗,能够达到“遍观三界,不漏尘沙”的境界。而且,还能看到一些常人看不见的六道众生。而天眼神通的最高境界,则据说能够看穿三生三世之因果,察见一切众生之缘起缘灭,为佛门不可思议之大神通境界。

苦行僧修行天眼神通,已修至一定境界,不仅能察见极远距离之外的景象,还能善察众生之相状、辨别物类,比如他在两界山看穿那虎妖原身。虽是如此,但以他目前的修为,却万万不可能在此两界山上看见人间红尘景象。如此距离,不是他心念所能及,但是此时无意之中以乐先生的神念为引,可以说是搭了一次顺风船。也就是说,并不是他本人所见,而是他看见了乐先生眼中所见!

只是他境界未到,将原本不可能之事变成可能,自然无比勉强,刹那之间法力消耗一空,周身内元神气自然调动,因此只是一眼,已经让他神意疲惫不堪,无法安然站立。若不是乐先生及时遮住他的双眼,切断神念牵引,只怕再过几个呼吸,苦行僧便是精神耗散,油尽灯枯而亡。

这情形好比是一个三、四岁小孩却挑起了几百斤的担子,岂能不被压垮。这倒是跟陆正发动小神通,耗损生机元气是一个道理,只不过陆正的小神通是心念所造幻境,苦行僧却是实实在在的天眼神通。他修行金刚神通有成,生机元气早已坚固,成为内元神气,乃是其神通法力之基。若在一般情况下,纵然神通法力消耗一空,也断不至于动摇到内元神气,可想而知,刚才情况有多危险,因此乐先生才躬身行礼致歉。

苦行僧避让一边,不敢受此大礼,感慨道:“一眼百年!贫僧这一眼只不过看见了一片树叶,若真是开心眼观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