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用本人所修的法诀来讲述修行境界,除此之外就算是同门之间,也会以这六个境界来说明境界高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六个境界的说法是出自于圣宗的!更何况你还提到了修行劫,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真是奇怪的了,就算是渊无咎应该也未必知道啊!你是什么人跟你说的?难道是这山神?这更不可能了吧!”说着,荒未央还看了山神一眼。

陆正道:“你就别瞎猜了,我也是偶然之间听说的,至于是谁嘛,我也没法告诉你,因为我也不知道。”他虽然觉得荒未央行事荒诞,难以常人测度,但是对他却是极为信任,毫无隐瞒,只是这些是他从丹卷之中的那道心念得知的,是真的不知道是谁留下的。

不知道是谁告诉的,怎么又能从对方那儿得知呢?这听起来未免有些荒诞,但荒未央却点点头道:“修行界的人就爱搞神神秘秘这一套,我也不问你啦。还是来说我的喜欢人的六个境界,其实第一层皮肉境界,就是知身境。所谓的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身之貌,一个是身之形。

所谓身之貌,就是女子的外貌。你去喜欢一个美女,第一眼所见的就是她长得什么样,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世间的美女,所谓千般花容,万种月貌,而万千之外,更有无数你想象不到的造化之奇。有的能美得让人神魂飘荡,有的也能丑得让你魂飞魄散!若是其容貌不能入眼,那自然就一切都不用提了。但是这万千容貌各有其美,你要知道哪一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这可不容易了,千万不要被乱花迷眼!

而除了知身之貌之外,对于那已经入眼的女子,还要知其身之形,即便长得再美的女子,也有喜怒哀乐种种心情,一动一静诸般行止,若那美人虽有花容月貌,但是举止粗俗,嗓门粗犷,平时喜欢吸气吐痰,闲来最爱抠鼻抠脚,啧啧,这样的极品……所以千万不能迷惑于外在美丑的表象,一定要知其身之形。

总之,如果不能知其身之貌,也不能知其身之形,那就等着在知身境的劫数之中陨落吧。(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 美人无心

要成就知身境需要度过劫数是什么?御龙诀之中称为知身劫,御天诀中称为幻劫。按照荒未央的说法,那就是误把丑女当做了美女,把一个凶妇悍妇领回了家。只能怪自己眼力不好,认幻为真。世间那些争吵之中,忽然说出‘你怎么是这样的人’的男女,不是见了对方的本相,只能说当初所见就是幻觉。

荒未央又接着说道,喜欢人的第二个境界是喜欢对方的性情。人之有身如万物之有形,但不同的是人却还有心。至于心是什么?却从来难言难说,难描难绘,但又是如此真实的存在,没人可以否定。因为人之所以不同,在面目容貌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不同的心,所以才造就了不同的人。

这样说来究竟心在何处呢?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回答,但若要回答却往往发现无所适从。据说佛祖就曾经用这个问题问过他的弟子,流传在佛门之中成为一段故事,佛门修行之人亦由此得助启悟修行。

据说佛祖在世之时,亲自收录为弟子的共有十人。这一点与道祖不同,因为道祖只收了一个,为此玄宗至今仍是一师一徒的传统。而佛祖这十大弟子不仅人人各有所长,而且其修行机缘亦各具玄妙。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十人之中那个年纪最小的弟子,他的名字叫无难,据说是佛门之中第一相好弟子,也就是说是当时最帅气俊俏的和尚!

无难不仅天生长得好看,而且生来就聪明过人,不管佛祖说的任何话只要经过他的耳朵,他都能记住。但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弟子,名字还叫做无难,却迟迟无法修行入门,竟成了一个老大难,可见一个好名字对修行并没有什么帮助。

佛门修行与道门修行不同,在修行之初,道门要求证的是元神化显。而佛门证得乃是菩提初心。菩提初心与道门元神化显一样,可以说这才算是修行真正的入门,虽然其中妙趣大大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同样要突破意识之幻。

其他九位师兄早早已经度过这一关口。唯独无难迟迟无法突破诸幻,得悟菩提初心,佛法修行自然不能入门。为此无难也十分苦恼,但却始终没有什么办法。终于有一天,佛祖将无难叫到身边。问了他一个问题,若是你得了菩提初心,你觉得这颗心会在哪儿?

无难十分聪明,自然知道佛祖是要点化自己,于是老老实实的连续七次回答佛祖心在何处。他依次说了心在身内、心在身外、潜藏眼根、现于通窍、随见而在、物我之间、无着之处等等,但每一次都被佛祖以反诘之语,向他证明了菩提初心不在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