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故宫的记忆发布、被抨击的余乙 (第1/2页)

余乙轻笑道:“那以后就要劳烦常老师照顾了。”

常老师郑重说道:“只要你好好学习,该教你的我们一定会教的,不过中戏今年的学习任务会比较重,希望你能坚持下来再跟我说演技学的差不多了。”

余乙自信笑道:“好啊,那咱们走着瞧。”

常老师呵呵笑道:“我很期待你的表现。”

余乙出门送两人离开,离开时两人还说说笑笑的,似乎刚刚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这件事后没过几天,神思者便高兴地打电话过来说《故宫的追忆》已经做完后期了,要正式发布专辑了。

余乙哈哈笑道:“恭喜恭喜,相信这张专辑肯定能让你们的名声更胜一筹的。”

深浦昭彦笑道:“听说你的专辑在华国发展的也不错,这次的专辑是我最满意的,感谢余君的参与,这张专辑也有伱的一份功劳。”

余乙笑道:“我就是给你们做了一些补充罢了,没什么的。”

深浦昭彦笑道:“余君谦虚了。”

挂断电话之后余乙也不由期待起来,纯音乐的影响力不是流行音乐能比的。

《故宫的记忆》这首纯音乐的影响力在后世鼎鼎有名,甚至在全世界的纯音乐中都榜上有名。

要是自己能借助这波东风乘风而起,那就是自己的金身了,至少在音乐上的成就其他人无话可说。

有种你也参与到这种纯音乐中?有种你自己写出一首这样的纯音乐?

7月24日,《故宫的追忆》这张专辑发布了。

这张专辑一经发布,就带给全世界喜欢纯音乐的人不一样的感受。

让了解华国历史的人震撼不已。

其配乐精湛若斯,音乐符跌宕,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大明永乐朝的大钟。

舒展激昂的提琴协奏,在琴弦的鸣响中诉说着一个历经沧桑的文明曾有的辉煌,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

荡气回肠的音符,有如一次梦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诗电影,古老壮丽的风景翩翩掠过,浑厚文明的画卷-幻化成音符来展现。

听着这首曲子,仿佛闭着眼能看见故宫明黄的琉璃瓦,朱红的大门,白玉的栏杆,百年兴衰尽在一曲之间。

让无数人惊异于音乐演奏的出神入化,华国文明的瑰丽、博大与她的艰难历程竟被浓缩进这样一首倭国人与华国人士创作的美妙乐章之中!

正像专辑的介绍所说,乐曲流露出“故国思慕的丰沛情愫“。

让无数海外华人不由怀念起祖国,想着想着不由眼眶湿润,庆幸的是这首曲子还是有华国人参与的。

这些人也第一次关注起余乙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能配合着神思者创作出这样恢弘大气的曲子。

这股风也慢慢吹到了华国,吹到了华语音乐圈。

圈内不少人开始正视余乙,毕竟能与神思者并列出现在作者名字上,那影响力不言而喻。

不过他们很怀疑这里面有水分,而且应该不小。

毕竟,余乙这人谁啊?纯音乐圈子里也没听过他的作品。

哦?唱流行音乐的,那就更不堪了。

但神思者似乎没必要这么做,毕竟,他们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知名音乐人,也没必要配合余乙演这么一出。

但是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毕竟,你一个毛头小子能配合人家创作出这种曲子?

就是某些音乐学院教授也不太可能有这個水准。

毕竟,同为教授,我们都没能写出来,你凭什么能写出这种曲子?

凭你写了几首流行音乐?那玩意不是有手就行吗?

于是一个个开始暗搓搓联系各大报社。

这样一群人的影响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各大报社也乐得配合。

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有争议才有报纸销量啊。

至于说得罪余乙?搞笑,就是四大天王他们该骂还是会骂的。

一个刚出头的小年轻而已,怕什么?

《信报》——余乙,到底是才华横溢的准天王,还是沽名钓誉之辈?为何能在17岁的年纪,配合神思者创作出《故宫的记忆》这种气势宏大的曲子?为何这样的曲子不是国人主导创作的?

《当代歌坛》——一个17岁的少年,能配合神思者这样的国际知名音乐人创作出《故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