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会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6月26日,联邦议会公布了社会政治共同体基本法草案和公民税金基本法草案,讨论了个人消费、生活水平和缩短每周工作日等问题。接着,11月25日,联邦议会通过了关于1964~1970年社会计划方针的决议。12月7~13日,南共联盟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与会者以极大的注意力讨论了自治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的非国家集权化问题,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得到大会的确认。

图7…4南共联盟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1964年12月)

上述一系列工作为南斯拉夫社会经济实行根本改革准备了条件。“1964年的一系列措施,为按市场规律自由活动和排除经济中的行政干预开辟了道路,成为宣布经济改革的序幕。”布?佩特拉诺维奇和莫?泽切维奇:《南斯拉夫1918~1984》 (文件汇编),第937页注释。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2)

1965年改革措施的出台,既总结了以往改革的经验,又对南斯拉夫后来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了有力的刺激作用。当时南斯拉夫报刊在评论这次改革时写道:“对这次改革的评价,可以说,它是继实行工人自治之后,在南斯拉夫经济中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改革。所以可以想象得到,这次改革从根本上会触动经济活动和社会事业的一切领域。”1965年7月25日〔南〕《战斗报》评论:“经济改革生效”。

因此,1965~1971年被视为南斯拉夫继5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改革高潮。这个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主张取消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取消对投资决策的控制。以价格改革为例,南斯拉夫最初建立的是标准价格制度,后来转变为统一价格制度,也就是说,政府为每一种商品确定了固定价格。1962年,由政府确定价格的工业产品数量达到67%。1965年7月宣布的物价指令,允许生产组织可以把62类工业品的价格提高5%~59%不等,并允许对其他18类工业品自由定价。1967年8月1日,联邦议会通过关于价格的制定和社会监督法。该法令最重要的原则是规定劳动组织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当然,劳动组织在制定产品价格时,要遵守社会契约和自治协议的协调,并关心经济全局的稳定。社会共同体通过价格登记,规定最高价格和冻结价格等办法来直接监督价格。实行这种价格体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同年7月11日,联邦议会通过关于外国人对南斯拉夫劳动组织投资法。该法规定,在合资企业中,外资可占49%,必要时还可以提高。外国资方可以将属于自己的80%的利润汇走,余下的20%应投资南斯拉夫企业,外资所得利润的课税率为35%。同时规定,外资不能在银行、保险、国内运输、贸易、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科研部门投资。实行这一鼓励外资的法令,有利于把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资金和技术吸收到南斯拉夫经济中来,使南斯拉夫经济更容易立足于世界市场。实际上,从1965年起,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资本已开始向南斯拉夫的石油、汽车制造、制铝、水泥、木材、电信器材、水力发电等工业部门,以及旅馆和旅游等行业投资。

这一阶段的改革使市场规律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但是,改革的实际进程远比开始时所想象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从一开始就不平静。为了理顺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不得不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参见表7…5),为改革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表7…51960~1969年工业年均增长情况表单位:%年份平均每年增长率时期平均每年增长率1960~19617�21961~19626�81962~196315�51963~196416�11964~19658�01960~196510�671965~19664�31966~1967…0�31967~19686�41968~196911�31965~19695�31资料来源:参见韦?瓦西奇《南斯拉夫的经济政策》,第157页。

该表说明,1960~1965年,由于大量的投资和迅速发展,工业增长率年均达到10�67%;而1965~1969年,由于实施经济改革和调整整个经济结构,工业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5�31%。

同一时期,南斯拉夫农业生产的停滞现象也是明显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改革的年代里,一方面农业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