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2/4页)

道:“我也不知。不过似乎二哥与戚老书信来往有些时候了,似是有事相托。”

殷梨亭和莫声谷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燕云庄与武当并未有过深交。这几年屠龙刀一事卷进无数江湖门派,但是戚云峰以枪法传家,与此事亦是无甚涉及。这些年武当声名日盛,若说燕云庄有事相托武当,倒还有几分情理。然则两个人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俞莲舟能有什么事需要拜托燕云庄。

正当此时,张松溪一眼看到俞莲舟正从练武场另一边的月洞门进来,连忙上去,“二哥?二哥。”

俞莲舟见得三个师弟,上得前来,见了殷梨亭和莫声谷一身短打装扮,脸上殷红尚未褪尽,开口问道:“练罢功了?”宋远桥主持武当事务,人忙事多,这两个师弟的功夫自幼便多由他督导,这些年来已成习惯,平日里总要多问上两句。

张松溪在一旁笑而不语,莫声谷暗自咋舌,连忙道:“刚和六哥练过剑,歇息片刻、歇息片刻。”

俞莲舟点了点头,“方才师父同我言道,你的绕指柔剑还逊上三分火候,要你有何不懂便去问他老人家,还要我们几个兄弟多陪你拆招。”

莫声谷连连答应,一扯殷梨亭袖子。殷梨亭如何不明白他意思,去拍他的手,却被他往自己身后退。

张松溪此时出言道:“二哥,听三哥言道你又要下山?”

俞莲舟道:“是。去河北沧州走一趟。”

殷梨亭和莫声谷同时讶道:“真是燕云庄?”

俞莲舟不明两人因何讶异,略有不解的看着两人。张松溪却道:“二哥是有事相托燕云庄戚老?”

俞莲舟也不隐瞒,“我托戚老英雄替我留心些事情,前些日子接他来信,事情有了些眉目。”

“留心些事情?”莫声谷愈发不解,绕指柔剑的事情被抛在一旁,也不拉殷梨亭袖子了,“什么事情?”

俞莲舟却道:“寻柄长枪。”

张松溪闻言,不理一旁一头雾水的殷梨亭和莫声谷,有些了然的看着俞莲舟,思索片刻,微微点了点了,“二哥放心去便是。”说着看了眼莫声谷笑道,“七弟的绕指柔剑自有我照应。”

第五十四章 谁如天地久低昂

江湖之上,虽言十八般兵刃,其实用枪、戟、锤、镋这样长兵刃的江湖人少之又少。一因携带起来不甚方便,二因交手时候不甚灵活。然则沧州燕云庄戚家却是个例外。戚家以枪法传家,戚云峰当年一对四方双枪太行山单挑太行五霸声名大噪。戚家枪法讲究攻守兼备灵活多变,左右开弓,前后架打,舞将开来,丝毫不逊于单刀长剑之灵活,威势之上犹有过之。

戚家人涉足江湖并不甚多,也少有相交。这几年江湖之上大小门派为了屠龙刀多是蠢蠢欲动,戚云峰却是不闻不问,自扫门前雪,一心经营自家武馆,在枪法之上已有独步江湖之势。是以两年前俞莲舟登门拜访向他询问当世精良长枪一事之时,戚云峰颇是惊讶,不晓得武当派如何会主动寻上门来,更不晓得武当何时也开始留心这等长兵刃了。

除去兵刃一事不谈,戚云峰活到五十,对于江湖传言多是不实深有体会,然则两年相交下来,之于俞莲舟,对于江湖之上端严沉素之名,他却觉得实是不虚。一番相交,更觉此人待朋友甚是真诚豪爽,于是对这件事也便格外上心些。

此时沧州以南宁津近郊,正值秋汛时分,晌午未过便下起大雨,城外官道之上渺无人烟,酒肆茶铺皆是关了营生避雨。

忽然间哗哗啦啦一成不变的雨声被划破,两匹骏马四蹄翻飞由北边一路而来。

俞莲舟一勒手上缰绳,座下黄骠马越过一个半丈宽的水坑,四蹄在泥泞地面上踩踏数下。秋风夹带着飕飕寒雨下得愈发大了,俞莲舟抬首往远处眺望片刻,但见开阔平野之上,秋草青黄,秋风萧瑟,古道蜿蜒消失在蒙蒙寒雨之中,这北地秋日竟是多了几许江南之感。看着身后戚云峰也策马越过了水坑,俞莲舟问道:“戚老,这还有多少路程?”

戚云峰哈哈一笑,指着古道尽头,“就快了,转过这个弯,便是交山。那老头子就住在交山脚下,也便两柱香的脚程了。”

俞莲舟听闻点了点头,拱手同戚云峰道:“此事多亏戚老费心了!”

戚云峰一拍他肩膀,豪爽道:“俞二侠同咱客气什么?颍州军这两年抗击元虏居功甚伟,河南江西两路来回奔波辛苦的紧,这枪既然是给颍州军的沈元帅寻的,咱何当也该尽尽心意。俞二侠能想到咱老头子来问沈元帅所用长枪的事,咱这面上可是有光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