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打算铁了心给老八一个自己的东西,对永琪的请求视若无睹。而至于采办之事由内务府跟宗人府共管,那内务府本就是永璇的起家之地,况且弘昼也知道自己很难被洗去“八阿哥党”的标签,便也对永琪爱理不理。至于宗人府,宗人令履懿亲王对永琪印象不佳。尤其是上次在处理端亲王的事情上,履懿亲王认为这个永琪不过是个迂腐的书呆子罢了。心想自己是不是要抽个时间跟自己皇帝侄子说说,这大清朝的储君,咱能不能换个人来做做?

“五阿哥,请稍安勿躁!”看着永琪在景阳宫里烦躁的样子,尓泰也感到一丝压力。但是自己家都是包衣旗出身,就算自己阿玛当上了文华殿大学士又如何?满朝文武还是没几个人愿意正眼看自己家。

永琪当差这几个月也见识到了一些人事,见尓泰也跟着上火,便劝慰道:“你且不要着急,横竖天塌了有爷撑着呢。——对了,听说你大哥要结婚了?”

那尔康跟尓泰还有个大哥,叫福尔马林,乃是福伦之妾所出。如今被那努达海寻上门来,说要结亲家。福伦听闻努达海之女珞琳是个不错的姑娘,便也起了心思。那努达海本是靠军功起家,如今又是内大臣,对自己日后也是一个助力。于是便应承了下来,两家很快便完成了三媒六聘,即将正式娶亲。

尓泰道:“有劳五阿哥挂怀了。”

“我这里有些东西,便算我的一点心意吧。”于是永琪将一份礼单塞到了尓泰手里。

永琪其实心里也苦闷,自己再上书房当差这么久,愣是没有一个宗亲权臣愿意站到自己这边来,自己手里唯一的棋子就是福家了。如今趁着福尔马林大婚,永琪也刚好可以示好一下。

两个月后,第一批从倭国回来的船队带着满船的金银浩浩荡荡地回来了。消息从天津传回,满京城的老少爷们都跟过年一般喜庆。永璇曾宣布,贸易所得三成将进行派红,只要有入股皆有银子分。听内务府跟宗人府的消息说,最少的人家都能分到几百两银子。一想到自己手头里有那么多银子,全京城的老少爷们都关起门来抱着老婆窃喜不已。再小气的老婆听说这事后,都主张,“走,全家下馆子去。好不容易有笔银子了,咱家也要阔气一番。”

那几日,京城各大酒楼生意火爆。除了酒楼生意火爆之外,绸缎店、首饰店也是门庭若市。男人们看着自己的老婆辛苦持家,也心疼了,自然好东西要给老婆用用。一时间,京城呈现出一种和谐盛世的感觉。不少文臣都上奏折歌颂乾隆开创了盛世景象,好面子的乾隆自然照单全收。

而此时的永璇正在听取派到日本的间谍带回来的消息,现在日本的天皇被幕府压得只剩下个面子了。而幕府统治下各大名之间也不是团结得跟铁板一块,这就给了永璇各个击破的机会。

“开放通商口岸的事情如何了?”永璇问道。

“倭国只同意开放一个。”

“一个?”永璇原本想着起码要三个,“一个也好,聊胜于无。”

“倭国的幕府将军承诺,咱大清的人可以在口岸自由出入,但是必须居住在一定范围内。”

“那金矿呢?”

“倭国同意给三个金矿和四个银矿的开发权。”

“不错。”永璇点点头,“那驻军呢?”

几个间谍有些尴尬,永璇笑道:“看样子,那倭国的幕府将军拒绝了。”

“奴才该死!”

“罢了。”永璇摆摆手,“那咱们将这么多的银子撒到他们倭国去,派遣几个侍卫总不成问题吧?”

“这个倭国同意了。”

永璇笑了,既然不能派正规军,咱可以派雇佣军啊。于是永璇将一切写成密折给了乾隆,乾隆看了看,立马就准了。乾隆当了几十年皇帝,他哪看不出永璇的鬼主意。雇佣军雇佣军,不照样是咱大清朝的铁骑?

很快地,在通商口岸兴建孔子学院的事情也确定了下来。为了以示慎重,乾隆特意请山东曲阜孔家派出一个本族子弟担任倭国孔子学院的院长。听倭国传回来的消息,那倭国的清流听说曲阜孔家要派人去他们教书,一个个都感动得哭了。

永璇看着东洋贸易线已经基本妥当了,便将视线投向南洋。南洋是个很敏感的的确,那里华人多,但是人家认定的母国是明朝。这让永璇很头痛,他不知道该如何同时说服乾隆跟南洋的华人。乾隆也许别的什么不介意,但是对那“反清复明”可是十分忌讳。

永璇原本想学后世梁启超弄出一个“中华民族”的概念去说服南洋华人,但是他有点怀疑这个恐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