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第1/2页)

当夏侯惇和于禁在前边被烧得惨不忍睹时,李典正统领着后军,保护着辎重粮草,在坡上屯扎。 李典很早就跟随曹操,是一位行事谨慎,不喜争功的儒将。 他看到前边隐隐有火光升起,知道有情况发生,马上命令手下的士兵,把辎重车辆围成一圈,准备御敌。 而同样看到前边火光的,还有在豫山埋伏的关羽。 关羽早早就到达山中,夏侯惇大军从山下经过时,关羽就想杀出,奈何孔明已有将令,只能入夜后,看火起再动,关羽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在山中等了半日。 此时,关羽早就按捺不住了,看到南边火起,马上跨上赤兔马,提起手中大刀,从山上直冲下来,杀向守护辎重的李典部队。 夜黑风高,李典的注意力都在南边的火起处,根本没有注意到从左侧山上杀下来的关羽。 发觉情况不对时,关羽已经一连砍翻十几个士卒,出现在李典眼前。 下一秒。 关羽青龙偃月刀高举,对着李典,一刀砍了下来。 慌忙间,李典双手举起长戟,用尽全身力气,硬生生地接了关羽这一刀。 两件兵器相碰! 哐! 一声巨响,火花四溅! 关羽的刀势大力沉,李典虽然勉强接住了,但顿时觉得臂膀发麻,眼前发黑。 两马相错,关羽回身又是一刀,李典再也不敢接了,赶紧低头闪躲。 勉强又坚持几个回合后,李典已是汗流浃背,而且每一回合,关羽的刀几乎都是擦着李典的身体过去的,次次险象环生! …… 就在此时,前边夏侯惇的败军也逃到这里。 逃过来的士兵们,头发也焦了,胡子也没了,好多衣服上还带着火,一路跑下来,又把后边的草木给点着了。 李典的士兵,在前边败军的冲击下,变得站立不住,开始向后移动。 而李典本人,也是再也接不下关羽的大刀,只能转身逃走。 辎重?粮草? 谁还顾得上这些,逃命要紧! 逃得慢的,不是被杀死,就是被烧死,哪有活命的机会? 逃了一阵后,夏侯惇、于禁和李典,好不容易拉开了与追兵的距离,本想松一口气,没想到右边一声炮声,张飞又冲出来。 张飞横矛立马,站在大路中间,挡住去路。 夏侯惇等人哪还敢与张飞对敌,只好奔山野小路逃窜。 张飞则对着夏侯惇的败军,又是一通追杀,杀得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博望坡这场大战整整持续了一夜,曹军被烧,被杀,被踩踏,死者不计其数。 夏侯惇、于禁、李典和韩浩,在乱中军拼命逃窜,才终于逃脱。 而夏侯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逃跑时,与赵云撞了个正着,交手只一合,便被赵云抓住腰带,一把从马上拉了下来。 随后赵云手下将士上前,把夏侯兰绑了个结结实实。 …… 直到天亮以后,夏侯惇才带着残兵逃回博望城。 逃回来的每个人都焦头烂额,丢盔卸甲,凄惨无比。 守城的士兵看到他们这副模样,虽然同情,但也忍不住想笑。 “你看那个是于将军吗?” “不是吧,于将军的胡须多漂亮,这个人没有胡须。” “什么呀,胡须这是给烧没了吧?” “但是于将军长得也很白呀,这个多黑?” “啊,看错了,就是于将军,黑也是烟熏的!” …… 刘备大获全胜,收聚众军,把缴获的粮草辎重运回新野。 当晚,新野大摆庆功宴,众将士开怀畅饮,好不热闹。 好久没有这样的大胜了,刘备非常开心,一杯接一杯地饮个不停,宴会没多久,他便有几分醉了。 刘备一手挽着孔明,一手拿着酒杯,对众将说:“自从我得到军师以后,每天与军师在一起谈论军事,终日不倦,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麋竺简雍孔乾几人,也分别向孔明敬酒,表达对孔明的敬佩之情。 张飞更是一手提着酒坛,一手拿着大碗过来,叫喊着:“军师,来来来,我们今天也要用大碗喝酒,才叫一个痛快!” 孔明与众人对饮几杯后,关羽也拿着酒杯走了过来。 “博望坡一战,军师神机,关某佩服,关某也敬军师一杯。” 说完,关羽也不等孔明答话,直接把自己的酒一饮而尽。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孔明已经听出,关羽终于认可了自己。 要知道关羽从来都是轻士厚卒的,能得到关羽的认同,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刘备身边的众将,从此团结一心,以后便是有千难万险,也终将可以克服。 …… 已经入夜了,众人兴致不减,宴会还在继续。 每个人都不停地讲,自己在博望坡上如何如何地杀敌,每个人也都不停地笑,曹军被烧得狼狈不堪的惨状。 而孔明则趁众人不注意,从宴上溜了出来。 夜晚的凉风,吹拂着孔明的羽扇和衣袖,孔明凝望星空,若有所思。 忽然背后一人,为孔明披上了一件披风。 孔明回头,看到为自己披衣之人,正是刘备。 孔明连忙施礼,向刘备称谢。 刘备则说:“军师不去喝酒,怎么在这里吹风,可别着凉了。” “喝得有些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