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给赵云安排个美差 (第1/2页)

襄阳刘表府上。 刘表拉着刘备,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开始讲自己的难事。 也难怪,荆州人物中,不站在蔡氏阵营的,当属刘备最强。 刘表说:“我的长子刘琦,是前妻所生,为人贤厚,但资质平平。少子刘琮非常聪明,我也很喜欢,是现在的夫人蔡氏所生。近日与文武官员商议立嗣之事,有人劝我立长子,有人劝我立幼子,真是一时难以决断。” 刘备心想,刘表果然问继立之事,好在有所准备,就按孔明的谋划应对好了。 “兄长,那荆州百官,又是什么意见呢?” “以王珪为首的众官说,礼法使然,应立长子,但以蔡瑁为首的蔡氏宗族都表示反对,要我立幼子。荆州的军务大多掌握在蔡氏手中,如果立长子刘琦,恐怕难以成行。” “兄长,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多会生出很多乱事,袁绍三子相争的事情,也就在眼前,兄长万万不可废长立幼。” 名称八俊的刘表不是庸人,长子为嗣的道理很清楚,他现在的难处还是在于蔡氏作梗。 于是刘表又问:“贤弟,若立长子,那蔡氏反对如何是好呢?” “蔡氏权重,可以找机会,慢慢消除,而且,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 刘表听到这里为之一振,“是什么样的机会,贤弟快讲!” “兄长,曹操正在邺城的玄武池训练水军,想必这个目的是什么,荆州是人人知晓吧。荆州可以抵挡曹操大军的,为汉水南北,襄阳和樊城两城,但目前樊城的防守非常薄弱,应当命一员大将,樊城督军,深沟高垒,以待曹军。” 说到这里,刘备看了看刘表,刘表低着头,听得很认真。 刘备接着说:“曹操刚派夏侯惇南侵,荆州震动,趁此机会,派蔡瑁出镇樊城,一举两得。” 刘表听刘备说完,沉思了片刻,然后说:“贤弟的办法很妙,不过,如果蔡瑁不愿意离开襄阳话,我也不便强迫,你看……” “兄长,若蔡瑁不去,可以另外安排大将到樊城,樊城与襄阳只有一水之隔,只要樊城守将不是蔡氏宗族的人,就是对蔡氏的牵制,之后再立长子时,蔡氏就不敢轻举妄动。” 布防樊城是当务之急,牵制蔡氏也是必要,刘表心里明白,刘备这条计策确实是一举两得。 但刘备的意思也就表达的很清楚,刘备自己想要驻守樊城。 因为在荆州,有能力单独领军抵御曹操,又不是荆州世家大族的,也就只有刘备。 以目前的内外形势分析,刘备守樊城是利大于弊,刘表也就当面肯定了刘备的话。 并且,刘表和刘备约好,两天后在襄阳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布防樊城的大事,到时候当着蔡瑁等众将面,公开宣布镇守樊城的人选。 …… 回到馆驿。 刘备兴冲冲地,快步来到孔明的房间。 “军师神机,刘景升的心事,果然与你之前猜的一样,接下来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谋划了。” 一计达成,孔明拿出他招牌式的动作,轻轻摇动羽扇。 孔明说:“主公,下一步需要伊籍和王珪两位帮忙,去请两位的任务就交给子龙吧。” “好,来人,去请子龙将军过来。” 不一会儿,赵云到来。 孔明说:“子龙,有一个美差交给你去办,请伊籍和王珪两位先生来馆驿。” 赵云有些不解,“请人是件普通的差事,军师为什么说是美差呢?” 孔明笑着和赵云说明,请人只是差事的一部分,请人的路上,还要有些事要办,具体怎样怎样,孔明细细地和赵云讲了一遍。 赵云不是有勇无谋的武夫,听完马上就明白了。 “军师交代的事,是要做到打草惊蛇?” “正是如此!” “好,请主公和军师放心,赵云一定完成任务。” 说完赵云告别刘备和孔明,带上了十几个士兵,去伊籍和王珪的府上相请。 赵云带着这队士兵,一路都选襄阳的大道来走,并且来到襄阳最繁华的街道时,便停了下来。 赵云对手下的士兵说:“兄弟们,不能让大家白来一趟襄阳,今天正好有这个外出的机会,我请兄弟们一起喝酒。” 十几个士兵一听有酒喝,自然都是欢呼雀跃。 赵云又说:“不过这酒可不能白喝,喝的时候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边喝边大声说话。” 几个士兵听了一起说:“赵将军你放心,咱们都是喝了酒就话多,你就是不让我们说,我们也会说个不停的。” 士兵们说的是实话,喝酒说话多是有科学根据的。 酒中的乙醇,会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作用,从而引发喝酒的人言语增多的现象。 …… 襄阳城里最热闹的一家酒店。 赵云带着十几个人,坐满了两大桌。 酒菜都上来后,赵云引导大家的话题,问士兵们是否参加了博望坡之战,都立了哪些战功。 这个话题一开,士兵们都借着酒劲大声地吵嚷起来。 “博望坡上,我杀敌两人!” “我不止杀了敌,还夺了将旗一面呢!” “你们这都不算什么,你们知道吗?敌将夏侯兰都是我和几个兄弟一起捆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