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群英会周瑜中计 (第1/1页)

蒋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渡江。 来到周瑜大寨前。 周瑜正在帐中与众将议事,议事的内容为,如何削弱曹操水军指挥力量,寻求除掉蔡瑁和张允的办法。 不过这并非易事,众将商议许久,也没有好办法。 这时候,军士来报。 “启禀都督,寨外来了一个先生,自称蒋子翼,说是都督的故人。” 鲁肃对曹军情况了如指掌,知道蒋干现在是曹操帐下的幕宾。 鲁肃先说:“都督,这个蒋干自江北而来,我猜他名为见故人,实则下说辞,说都督举众投降。” 听鲁肃这样说,周瑜沉思了片刻,转而又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周瑜对众将说:“蒋干要下说辞吗?我有办法让他开不了口。” 然后,周瑜安排众将分头准备,为这次同学聚会当僚机。 蒋干在寨外等了许久,周瑜才带人出迎。 为何会让自己等这么久?看了一眼周瑜的从人,蒋干也就明白了。 周瑜前呼后拥。 带着数百从人,每个从人都是花冠锦衣。 明显,这些人做造型需要一点时间。 蒋干见况,也不卑不亢,只引一名青衣小童,昂首上前。 周瑜见蒋干,面带笑容,不过周瑜开口第一句话就说。 “子翼不易,辛苦过江,为曹操做说客吗?” 周瑜这招比较狠,直接让人开不了口。 蒋干一听,暗思程昱有先见之明。看来这劝降不要说成不成功,根本就开不了口。 好在此行,蒋干的任务已由劝降改为了打探军情。 蒋干也就从容不迫地说:“与公瑾久别,今日特来叙旧,怎能怀疑我是做说客呢?” “既无此心,快请入内。” 周瑜请蒋干入寨,到中军大帐坐定,然后传令江东的英杰人物,到帐中与蒋干相见。 没过多久,文武聚齐。 文官们都穿着锦衣,武将们都披着银铠。众人入帐与蒋干相见后,分坐两边。 然后帐中大摆宴席,奏军中得胜之乐,又轮番行酒,场面热闹盛大。 周瑜指着在场的众人说,这些都是江东的英杰人物,所以今天之会,可以称为是“群英会”。 对于周瑜群英会这个说法,笔者并不认同。 虽然宴会上的人,只有周瑜和蒋干两人是同学,但这个宴会的本质,是两人的同学聚会。 周瑜让文武官员锦衣花冠这一套,是半公半私。 于公,这是向蒋干表明,自己现在不得了,让蒋干打消劝降的念头。 于私,这与当下的同学会都是一样的,说着单纯的同学情,目的却是各种不单纯。 同学会上的人,都有哪些不单纯的目的? 第一种,显身份。 有些同学混官场,风生水起,让你们知道一下。 第二种,炫财富。 有些同学发了财,腰缠万贯,体会下衣锦还乡的感觉。 第三种,拉关系。 有些同学做生意,卖保险,或是做其它业务,都需要人脉。 第四种,婚外情。 当年你有情,我有意,只因学业全放弃。 同学会,正好可以弥补多年的遗憾,所以还有这么一种说法。 不如开个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 …… 蒋干和周瑜的同学会也是一样,一边喝酒,周瑜一边炫耀,说自己碰到了知遇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 然后,周瑜又不停地夸口,江东现在如何如何地兵精粮足。 酒喝到半夜,周瑜和蒋干看似都喝得神志恍惚了,实际上心里都还清楚,都在想着阴谋诡计。 周瑜在想,如何借着蒋干,除掉蔡瑁和张允两人。 蒋干在想,如何借着周瑜炫耀,打探一下江东军情,也好回去交差。 又举起一杯酒,蒋干对着周瑜说:“公瑾,你说江东兵精足,可敢让我一见?” 周瑜说:“有何不敢,子翼随我来!” 说完,周瑜放下酒杯,拉着蒋干同出大帐,在旱寨中转了一圈。 只见寨中的士兵,皆全装惯带,执戟持矛,个个英姿勃发,威风凛凛。 周瑜又引蒋干到帐后,一眼望去,粮草堆积如山。 再转到水寨。 水军是江东最大的资本,水寨也是周瑜想重点炫耀的地方。 同时,江东水寨也是曹操关心的地方,如果日后,曹军进攻江东水寨,那么知晓水寨细节,无疑是胜利的先决条件。 蒋干随周瑜看水寨时,看得格外用心。 各个旗门,各条水道,都在什么位置,蒋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艨艟、斗舰、楼船,各种中大型船只,蒋干也尽可能估计出数量。 水寨、旱寨和粮草都看完,周瑜和蒋干再回宴会之上。 周瑜用一种你服不服的口气,一边向蒋干劝酒,一边问。 “怎么样?子翼,我的军士,雄不雄壮?我的粮草,丰不丰足?” 蒋干称颂说:“真是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周瑜又说:“想当年,与子翼同学之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