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孔明参观,黄盖演戏 (第1/2页)

经过一系列准备。 实施苦肉计的时机,也终于成熟。 这一日,周瑜召集文武百官,齐聚帐下,开始商议大事。 按照之前的约定,这次也请孔明到场。 当然,这次大会的主角并不是孔明,孔明只是友情客串。 真正的主角是黄盖。 这个大家都知道。 黄盖在三国人物当中,也算名气不小。 很多人根本不熟悉三国故事,但他们也知道黄盖的名字。 不过黄盖出名的方式,与其他武将有所不同。 其他武将出名。 是因为打人。 而黄盖出名。 是因为挨打。 除了黄盖之外,周瑜也是今天的主角。 另外,还有两个重要人物。 蔡中蔡和。 他们两人是VIP观众。 …… 议事开始,今天众人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打开当前的局面。 由于曹军采用坚守不出,闷头发展的策略。 江东多次叫阵无果,曹军均不应战。 这样的势头延续下去,对孙刘联军是不利的。 与官渡之战时正好相反,曹操此时,兵多粮广,是资源优势的一方。 战争拖的时间越久,对曹操越有利。 有更多时间,曹操的水军可以练得更加精熟,疾疫也可以缓解,初降的荆州也可以更加安定。 与之相反,孙刘联军不易久持。 只有速战速决,孙刘联军的取胜可能性才会最大。 但是,如何才能速战速决? 众将七嘴八舌,说了很多,但是最终,谁也没有说出可行的办法。 无奈,周瑜说:“曹军非一日可破,大家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与曹军久持。” 周瑜的话音刚落,下边有一个反对之声响起。 “别说准备三个月粮草,就算准备三十个月也无济于事。” 众人随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正是黄盖。 黄盖接着说:“要我说呀,如果这个月可以破曹,那便破,如果破不了,不如按张子布所说,大家一起投降算了。” 周瑜顿时大怒,“我奉命破曹,早有法令,再有言降者斩。你今天出言,怠慢军心,不斩不能服众!” 然后周瑜叫来武士,命武士拉黄盖下去斩了。 黄盖也不服气,用手指着周瑜骂道:“周瑜小儿,你算什么东西?我随破虏将军征战之时,你在哪里?” 周瑜听到黄盖的骂声,自然更加生气,命令快些斩首。 武士上前,架起黄盖,便向寨门走去。 众人看到这事情闹大了,急忙都跪下为黄盖求情。 众人说:“黄公覆是东吴的旧臣,虽犯死罪,杀之于军不利,不如暂且饶过,破敌之后,再罚不迟。” 刚开始,周瑜还不肯答应。 众人又苦劝良久,周瑜才说:“看众官之面,先饶你一命。” 然后,周瑜把斩刑改成了,重打一百脊杖。 黄盖被剥掉衣服,按在地上。 一,二,三。 脊杖一下一下,重重地打下来。 黄盖的背上,顿时就红了一片。 此时,蔡中蔡和所在的位置,刚好离行刑处不远。 甘宁之前为两人安排了VIP观众席。 黄盖整个受刑过程,被两人看在眼中。 黄盖痛苦的表情,背上迸出的鲜血,这些假不了,蔡中蔡和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没有一丝怀疑。 约打到五十下时,孔明觉得,对于苦肉计来说,力度应当可以了,再打下去黄盖难免重伤。 于是,孔明上前求情。 “都督,公覆犯错,已正其罪,全看我方之面,留下五十杖,日后再打吧。” 孔明是客,给孔明面子,合情合理。 周瑜便说:“我今日全看孔明之面,暂且饶过你,再有犯错,二罪并罚!” 饶是饶了,不过周瑜仍然怒目切齿,一直盯着黄盖。 直到他,被送回营帐为止。 …… 杖刑,是一种酷刑,受刑致死率很高。 黄盖虽然是一员武将,被打了五十脊杖后,也是皮开肉绽,动弹不得。 不过黄盖现在还不能休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还要完成。 这就是写降书。 降书的内容,黄盖早就想好了,不过降书不能提前写,一定要现在,拖着受了重刑的身体来写。 这时写出来的字,肯定与平时写出来的不同。 受刑后再写降书,才更加真切,更不易露出破绽。 降书写好后,黄盖把降书交给阚泽,让他去曹营,献诈降书。 …… 聊两句阚泽。 阚泽是江东众多人才中,数学最好的一位。 三国人物,还有研究数学的? 确实如此,阚泽写过数学着作,而且研究圆周率,比祖冲之都早,是一个奇才。 阚泽笃实慎重,口才也相当好。 据说曹丕即位时,孙权对群臣们表示担忧,因为曹丕比孙权年纪小,孙权担心自己不如曹丕活得长久。 阚泽却劝孙权勿忧,说曹丕活不过十年。 孙权听完阚泽的话,问阚泽为什么这样说。 阚泽回答,看名字就知道了。 三国时,“丕”字写成异体字“?”,所以曹?的名字,也可以折分成“不十”。 最后,曹丕七年后就挂了,果然不出十年。 不过,即使短命,曹丕也要庆幸活在三国时代,三国时,“丕”写成“?”。 如果换作其它时代。 曹丕不出一年就挂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