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取得荆南的第一座城池 (第1/2页)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取得一场大胜。 后边胜利成果的划分谈判中,孔明先假意争夺江陵,再放弃江陵取荆南,以此换来周瑜的军粮免单。 周瑜把江陵看得更重,与江陵相比,一些军粮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此,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既然谈判很顺利,后来的酒宴也就气氛融洽。 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痛快。 …… 回去的路上,周瑜的心情大好,而鲁肃则并不轻松。 两人在船上又聊起当前的形势。 鲁肃不无担心地说:“都督,虽然江陵远比四郡重要,但我军攻打江陵,刘备攻打四郡,这个商定,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子敬为何这样说?”周瑜不解。 在周瑜看来,今天酒宴上的商定,肯定对江东有利无害。 鲁肃解释说:“我的担心有两点。一是江陵虽是重地,但也正因为江陵是重地,我军打下来后,必然要分重兵把守,如此一来……” 没等鲁肃说完,周瑜抢过话来,说道:“子敬,这点不用多虑,江陵临江,我军有水军之利,沿江而进,往来支援,守之不难。” 周瑜说得不无道理,江陵的问题,鲁肃也就没有再争辩。 鲁肃接着说第二个担心,“我的另一个担心是,许下刘备打四郡,万一刘备顺顺利利拿下四郡,到时刘备实力大增,怕是要对交州下手。” 三国时代的交州,区域主要为今天的广东和广西两省,以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广人稀,属于半蛮荒的地区。 交州远离中原,除了荆州和江东,中原没有直通交州的道路。 因此,江东一直把交州当成自己的后花园,认为江东早晚属于江东。 如果刘备拿下了荆南四郡,无疑就打通了通向交州的道路。 鲁肃说完,周瑜略微沉思了片刻。 然后周瑜说:“我会写信给主公,命豫章太守孙贲出兵,进攻长沙和桂阳,不会让刘备在荆南太顺利的。” 想了想周瑜又说:“我们回去后,尽快攻打江陵。攻下江陵前,刘备能在荆南拿到多少地盘,看他的本事。” 的确,趁着赤壁之战大胜的时机,攻取曹操的城池更重要,荆南的事,周瑜也没办法顾及太多。 …… 再说回油江口。 刘备和孔明,送走周瑜和鲁肃不久,便收到从孱陵传来的好消息,孱陵守将表示归降刘备。 长江阻隔,曹军对孱陵鞭长莫及。 孱陵城小兵少,无力自身抵抗。 不管出于本心,还是迫于无奈,孱陵都是不能不降。 而且,孱陵的士兵和守将,本来也是刘表的人,之前表示归顺曹操,也同样是迫于形势。 第二日。 刘备点上一队士兵,带领孔明和部分将领,向孱陵进发。 去孱陵的大路,要经过一片梅园。 据说因为梅花很多,孱陵曾经就叫梅园。 时间已进入腊月,梅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 孔明走在飘香的大路上,心情也是格外地好。 跟随刘备以来,刘备先后在新野樊城和江夏屯扎,但几城都是刘表的土地,刘备只能算客居。 今日占领孱陵,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城池。 到达孱陵后。 刘备和孔明,便带着众官搬入城内,孱陵正式成为刘备集团的基地。 当然,搬入城内的只是一部分军队,刘备的大部分军队仍在油江口的江边驻扎,控制油江口一带的江面。 …… 在孱陵安顿好后,有几件事情便摆在孔明面前,而且都很重要。 第一件事。 扩建及加固城池。 孔明打算把孱陵,从一座普通的小城,打造成坚固的堡垒。 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油江口这个地方太重要。 即使将来取得荆南全境,刘备屯兵之地,仍然会在此处,不可能转移到其它地方。 除非,刘备能取得更重要的江陵。 第二件事。 要做到名正言顺。 马上向朝廷上表,举荐公子刘琦为荆州刺史,后边的一切行动,都以刘琦的名义进行。 什么?你说朝廷被曹操控制着,不会任命刘琦的官职? 才不理会上表后,朝廷的反应如何呢,只要让荆州的人知道这件事情,这就够了。 荆州的投降派,已经投靠曹操。 余下的人物,都认可刘琦的身份,他们的心中,刘琦才是合法的荆州主人。 刘备表公子刘琦为荆州刺史,那么支持刘备也就等于不忘旧主,等于支持刘琦。 第三件事。 招揽人才,特别是招纳刘表的旧部。 刘备在荆州七年,处处隐忍,布施仁义,这就好像做一笔长线的投资。 投资嘛,无论投资期限长短,总是为了回报。 之前一路到江夏,已经有部分荆州将领跟随刘备,相当于兑现部分收益。 现在,是时候把之前的投资,全部卖出套现了。 孔明派人四处传播消息,让荆州的人都知道,刘备在油江口站稳了脚跟,正准备大展宏图。 荆州有心投奔刘备的人很多,只是之前曹操势强,刘备逃亡,人们不得不观望。 现在曹操在赤壁已败,刘备局面转好。 观望的人再无顾虑,纷纷到油江口投奔刘备。 投奔刘备的人中,有些人是一直在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