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云梦泽,李通绕路 (第1/1页)

在徐晃队伍的必经之处,关羽预先设下埋伏,又用疲兵之计,让曹军放松警惕。 最终,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火攻。 袭来的火箭,让运送军需的车辆,都燃起了大火,曹军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 …… 在前边。 徐晃还不知道中军的情况,他与关羽正杀得兴起。 突然,徐晃听到身后传来嘈杂的声音,徐晃急回头看,只见后边一片火光和浓烟。 徐晃心中暗叫,不好。 他虚劈一斧,借关羽躲闪的时机,调转马头,向后退去。 见徐晃逃回,关羽也不追赶。 关羽的任务就是劫粮草物资,见到火起,关羽就明白,今天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 徐晃从前边奔到中军处。 负责放火的关平和周仓,在火箭放完之后,也都随即撤退,不与曹军纠缠。 徐晃马上组织救火,但火扑灭后,再看车上的物资,已完全损毁,再无用处。 徐晃的这次任务。 彻底失败。 …… 军需物资没了,再去江陵也是没用。 徐晃只好退兵回襄阳。 回到襄阳后,夏侯惇痛批徐晃,并且要治徐晃的失职之罪。 不过这时,宜城又有新的叛乱发生,急需平叛。 夏侯惇只好再命徐晃回宜城,戴罪立功。 …… 徐晃走后,夏侯惇余怒未消。 江陵却有人到。 此人从被围的江陵中冲出,带来了曹仁写给夏侯惇的书信。 夏侯惇接过书信,信是写在绢布上的。 汉水和血水已将绢布打湿,可见此人冲出包围,颇为不易。 夏侯惇打开书信细看。 信中说,江陵的粮草已经不多,箭矢也几乎耗尽,守城用的石块滚木,全靠拆城中的房屋,还有很多受伤的士兵,缺医少药。 江陵快要支撑不住了,请夏侯惇速援江陵。 看完书信,夏侯惇一脸愁云,他问来人:“江陵的情况,还能支撑多久?” 来人答道:“将军,江陵危急万分,若无救援,旬日必破!” “哎……” 夏侯惇长叹了一声,他示意来人先下去休息。 然后,夏侯惇命人去找李通,准备把最后一次救援江陵的机会,交给李通。 …… 李通字文达,是江夏平春人。 早年间,李通自己也曾有一支队伍,后来投靠曹操,在曹操麾下立有不少战功,也算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将领。 李通此时正带兵驻守在上昶,他协助石阳的文聘,防守来自江夏方向威胁。 接到夏侯惇的消息后,李通于六月二十,来到襄阳。 …… 见到李通后,夏侯惇开门见山地说。 “文达,你应该知道当前的状况,救援江陵的道路,被关羽阻断,你怎么看?” 夏侯惇这样一问,李通马上明白,夏侯惇是有意让自己出战关羽,打通道路。 李通说:“将军可是让我救援江陵?” “正有此意,文达可成功否?” 从李通的神情上,夏侯惇看到了希望。 确实,李通早有准备,他不紧不慢地说:“将军,你可知伯宁和公明为何没能成功?” 夏侯惇问:“为何?” 李通笑笑说:“因为他们不熟地理,选错了道路!” 说到地理,徐晃和满宠都是北方人,对荆襄一带不熟。 李通却是土生土长的江夏人,早年间,李通还游侠于此,襄阳和江陵之间的各条大路小路,李通都很熟悉。 李通接着说:“徐满两位将军,都走当阳大道,大道虽然宽阔平整,便于车辆通行,但大路两侧林深树密,敌若于此埋伏,我军防不胜防。” 听李通这样说,夏侯惇频频点头。 大路两边的树林,有利于关羽开展游击战,徐晃和满宠选择通过大路通送物资,失败几乎是必然。 夏侯惇问:“文达,那你认为应当走哪条路?” “绕行云梦泽一带的小路。” 绕行小路?李通这话一出口,夏侯惇开始皱眉。 云梦泽一带,都是湖泊和沼泽,小路不仅狭窄,还泥泞难行,怎么想,都不应当走小路。 不过李通是江夏人,云梦泽小路的情况比谁都熟,李通这样讲,自然有他的道理。 小路虽然难走,但周围没有山林,都是开阔地。 这会让打游击的关羽,不便隐藏。 关羽兵少,只要不给关羽偷袭的机会,正面战斗,曹军必胜。 李通把自己的道理,详详细细地对夏侯惇讲了一遍,夏侯惇最终认可李通的行军方案。 夏侯惇问:“文达,若按你的线路,几日可以到达江陵?” “小路走不快,又要防备偷袭,稳妥行军的话,约十日可到。” “十日,十日。” 夏侯惇口中说着,心里也在想,十日,这几乎是江陵可以支撑的极限。 不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夏侯惇拍拍李通的肩膀说。 “文达,江陵的得失,就看你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