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谁守荆州,谁赴益州 (第1/1页)

一场关于襄樊之战的提前讨论,让庞统展现出过人的谋略。 庞统对自己的水攻之计也很得意。 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庞统的心情也都格外的好。 …… 时间流转。 进入隆冬季节。 法正带着刘璋的亲笔书信,来到江陵。 一些基本的外交环节过后,法正将书信呈到刘备手上。 刘备打开观看。 刘璋的书信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 先是拉关系,表现出同宗兄弟的亲近。 再就是诉苦,说被张鲁欺负,卖一下惨。 最后则为正式请刘备到蜀地,来帮助自己。 当然,信中还有“重酬”这样的词语,这个也挺关键。 说白了,兄弟归兄弟,帮忙可以,但也不能白帮。 …… 收起刘璋的书信。 刘备对法正说,整顿军马,翻过旧年,便启程入蜀。 然后,刘备又摆下酒宴,款待与法正同来的从人。 至于法正本人,因为有张松之前的交待,刘备便请法正到后堂,单独设宴。 …… 单独为法正安排的酒宴,只有孔明和庞统作陪。 加上法正,一共四个人。 举酒三巡,聊上几句之后,孔明发现,法正才思敏捷,谈吐非常。 法正绝对堪称数一数二的谋士之才。 他很像汉初的陈平,不拘泥于道德的约束,总能说出一些非常规的想法。 刘备很喜欢法正,与法正交谈时,刘备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 刘备当即决定,同刘璋要人,留法正在身边。 法正也马上改口,称刘备为主公,正式加入到刘备势力。 …… 第二天,法正刚一起床,就被刘备请到府衙,参与要事的商议。 刘备已经把法正当成自己人。 府衙的大厅上,荆州的文武官员,分两列而立。 刘备对法正优待以礼,与孔明庞统一样,为法正另设座位。 刘备开场说:“刘季玉送来书信,求援于我,我已应允,诸君说说,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啊?” 刘备说完,众人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家都说,荆州为根本,应当把兵将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入益州,另一部分守荆州。 在这一点上,众人的看法基本相同。 不同点在于兵力的分配上,有人认为守荆州要多留兵力,还有人则认为,去益州要多派兵力。 见大家在兵力分配上的意见不一,刘备询问孔明的态度。 孔明便说:“若只守荆州,无需太多兵力,不过主公已定下攻襄樊之计,若取襄樊,则非大兵不可,故而应多留兵在荆州。” 这时,庞统开口说:“孔明,我们与主公定襄樊之计,是说择机用兵,可没说当下便用兵呀。” 庞统说完,孔明摇摇羽扇,笑了一下。 “士元,机会就在来年入夏之时,须做足准备,以免错失良机。” 庞统不解孔明的说法,皱眉问道:“孔明如何知晓,半年后便是用兵时机?” 庞统这一问,便把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孔明身上。 刘备也跟着问:“是呀军师,你为何这般肯定啊?” 孔明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封信,呈给刘备观看。 同时,孔明说:“已有来自曹操处的消息,此时许昌城中,都在传言马腾韩遂将反,估计用不了多久,曹操便将对关中用兵,那时就是出兵襄樊的时机。” “噢。”刘备对这个消息略感惊讶,随即想了一下,刘备说。 “既然如此,那就依军师之言,多留兵将在荆州,一有机会,便对襄樊用兵。” 对此,其他人也都表示赞同。 庞统也没有反对。 只是庞统心中在想,真的这么快,就有对襄樊用兵的机会吗? 好像想什么来什么。 这个流言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 就这样,兵力分配的方案便确定下来。 之后,则是确定人员分派的方案。 刘备说:“前不久商讨襄樊之计,士元的计谋极其高妙,取襄樊非士元不可。” 然后,刘备看了一眼关羽,又看了一眼庞统,他继续说道。 “那就由云长和士元共守荆州,择机再攻取襄阳和樊城!” 刘备说完。 关羽一副当仁不让地架势,站出来领命。 庞统则略微迟疑了一下。 庞统心中想到很多。 庞统原本想着,争取与刘备一同入蜀,去益州建功。 现在的局面,好像与之前的想象不同。 不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刘备因为认可自己的襄樊之计,令自己择机攻襄阳和樊城,这也非常合理。 自己似乎也没理由拒绝。 “士元!”刘备看到庞统没有立即站出来,便又叫了他一声。 庞统的脑子,再次转动了一下。 算了,攻襄樊就攻襄樊。 与曹军作战,相比与刘璋和张鲁作战,更能显出自己之能。 于是,庞统最终决定,接受刘备的安排。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