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以逸待劳,斩杀杨任 (第1/1页)

因为有定军山,这个要地在手。 法正定下反客为主之计。 法正让士兵们,每天吃饱以后,就在山中休息。 只派出斥候哨探。 探知山下有敌军经过时,再命士兵们,突然冲出,杀上一番。 如此一来,士兵们的日子过得,如同占山为王。 好不自在。 …… 反过来。 刘备军有多自在,张鲁军就有多苦闷。 走马谷的粮道被截断,再运送粮草到阳平关,就要绕行汉水之北,非常不便。 阳平关的粮草供给,开始吃紧起来。 张卫无谋,面对兵少将寡,又缺粮草的情况,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杨任则分析说。 定军山的刘备士兵,肯定是走米仓山的小路潜入。 既然是走小路,那么兵力定然不多。 杨任决定带兵前往,夺回定军山。 张卫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从为数不多的守关军士中,抽调五千人马,让杨任去打通走马谷的粮道。 …… 不一日。 杨任带兵,来到定军山下。 法正看到杨任兵多,就嘱咐黄忠,按计划行事。 黄忠与杨任交手,只战数合,就转身退向山中。 杨任不肯放过黄忠,跟在黄忠后边,也追上山来。 本还想着,冲上山顶,夺回定军山。 可入山以后,杨任马上就后悔了。 山中多树,黄忠很快就不见了踪迹。 道路两侧的密林之中,则突然圆木滚落,弓弩齐发。 王平埋伏下的士兵,借助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伏击杨任。 一时间,杨任军士被砸被射,倒地无数。 杨任哪里还敢再攻山头? 只能掉头,拼命逃向山下。 如此一来,杨任夺回定军山的计划,彻底失败。 …… 见重夺定军山无望,杨任调整策略。 他打算在山下结营,封锁下山的道路,从而保证走马谷粮道的畅通。 但是想在黄忠眼皮底下扎营。 哪有那么容易? 杨任每次结营到一半时,或者黄忠,或者王平,就会从山上冲下来,对着建造中的营寨,加以破坏。 杨任士兵辛辛苦苦地干了几天,他们的营寨,也没有建起来。 山下结寨不成。 无奈之下,杨任只好又改变策略,后退扎营。 营寨扎好后,杨任再造鹿角。 一排排的鹿角,搬运到定军山下,也能阻断下山道路。 …… 这里说说鹿角。 鹿角也被称作拒马,是一种可以移动的障碍器械,多为木材建造。 一般由两排木架,呈人字形搭建而成。 木架的顶端削成尖刺状,可以有效地阻挡敌军移动。 不过,木材为原料的器械,都怕火烧。 法正知晓鹿角的弱点。 他针对杨任的策略,定下疲军之计。 法正让部分士兵,组成疲军小队。 看准敌军守护的空档,疲军小队但带上引火之物,轮流下山放火,烧毁鹿角。 大队敌军若来救援,疲军小队便退回山中休息,不与敌军硬拼。 大队敌军若回去休整,疲军小队再从山上下来搞破坏。 如此往复。 刘备军以逸待劳。 张鲁军疲惫不堪。 双方的处境大相径庭。 …… 后来,杨任也学乖了,他也把士兵分成几队,轮换着看守鹿角。 这样鹿角得以保全,士兵们也不至于太劳累。 不过,杨任没有注意到分队的危险。 分队以后,兵力下降。 被攻击时,战败的风险也就提升了。 而这一切,都被法正看在眼中。 …… 接下来的几天里。 两边的军队,一边找机会破坏鹿角,另一边严防鹿角被破坏。 两边相互拉锯。 也就在这样的拉锯之中,杨任的戒备心理,渐渐松懈。 一日,发现一处鹿角又被破坏,杨任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前来维整。 另一边的山上,法正看到了杨任,又见杨任所带的士兵很少。 法正心想,机会来了。 …… 把黄忠请到山腰,法正指着山下的杨任说。 “黄将军,你看今日的杨任,与往日有何不同?” 黄忠用手掌遮在眉端,向山下看去。 “他今天就带来这么几个兵?”黄忠略带轻蔑的说道。 “还有呢?”法正再问。 黄忠皱了皱眉,“要说其他,我还真没看出来。” 法正则笑着说:“杨任今日的眼睛,都盯着鹿角,很少向山上看,说明杨任已经有所松懈。” 黄忠听法正这样讲,一下子兴奋起来。 “先生的意思,是不是有机会厮杀了?” 法正点点头,“当下正是破敌良机,接下来就看黄老将军你了。” 黄忠听罢,一把抓起自己的大刀,就要准备上阵。 法正则拉住黄忠,嘱咐他不要着急。 法正说,如此如此…… 方能成功。 黄忠把法正的话,都应允下来,然后,他点足二千士兵,杀向山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